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暖心呵护 守望花开——沈阳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走进沈阳工业大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切实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近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沈阳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特选派院内资深专家王晔主任,为沈阳工业大学的教师们开展了一场题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中,王晔主任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系统梳理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升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能力,筑牢校园心理健康防线。

王主任以“空心病”这一高校高发却易被忽视的心理现象为切入点,用“孤独感与意义感缺失”两条主线,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大学生群体中“幸福感下降、焦虑、抑郁及非自杀性自伤”等五类常见心理问题的临床表现与识别要点。他指出,高校教师处于学生心理危机“第一道防线”,必须炼就“火眼金睛”,才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通过援引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他启发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在生命历程中主动探寻和创造价值,通过追求单纯乐趣、发挥创造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途径,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针对焦虑和抑郁问题,王晔主任介绍了一系列实用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调整、放松训练和运动疗法等。他详细讲解了“颜色计数法”在情绪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在心理调适中的重要作用,为辅导员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

在非自杀性自伤问题的干预方面,王晔主任强调了“尽早发现、科学应对”的原则,并从学生、家长、报告同学以及学校德育系统四个维度,构建了全面的识别与干预体系。首先,需增强自我觉察能力,当出现负面情绪和自伤念头时,应及时通过合理途径进行宣泄。其次,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报告同学在发现身边人有非自杀性自伤倾向时,应保持冷静,及时向老师或学校相关部门报告。最后,学校德育系统需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此次培训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性,增强了他们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信心和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支持。

沈阳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凭借其专业优势,积极推进“医校共建”工作,深化与各高校的合作关系。确保在应对学生心理危机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干预,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为构建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为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暖心呵护 守望花开——沈阳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走进沈阳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