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柿子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常吃柿子的老人,身体或迎来4个变化

每年到了秋天,柿子总是那种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想买的水果。黄橙橙的,看起来甜到心里。以前很多老人都喜欢晒点柿饼,觉得这是秋冬的滋补果。

可近几年,医生和营养师也越来越常提到柿子,说它其实不光好吃,吃得合适还能对身体带来不少变化。只是很多人还不知道,它的“厉害”在哪,甚至有人误会它不好,其实啊,真相和想象差得挺远。

首先要讲的是,柿子里的营养成分真不少。一个普通大小的柿子,热量大概只有70卡左右,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还有钾、膳食纤维、鞣酸、果胶等物质。

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一个柿子就能满足成年人一天所需量的七成左右,这对免疫力、皮肤状态、甚至血管健康都非常有帮助。

很多老人秋冬容易感冒、皮肤干燥、嘴唇起皮,医生就建议可以适当吃点柿子,补维C比吃片剂更自然。

然而,柿子带来的变化不止是补点维生素那么简单。医生发现,经常吃柿子的老人,心血管状况普遍更稳定,这不是空话。

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有一项针对上千名中老年人的研究,发现经常吃柿子或柿饼的人,血脂水平总体更理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坏胆固醇”)更低。

原因在于柿子中的单宁和果胶,它们能帮助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还能加快胆汁酸的排泄。换句话说,柿子其实有一点点“天然降脂”的效果。尤其是对于血脂偏高、血管老化明显的老人,这种轻度的调节作用很宝贵。

不过也要提醒一下,柿子不能空腹吃。鞣酸在胃酸作用下容易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硬块,也就是人们说的“胃柿石”。医生遇到不少这样的病例,都是早晨空腹吃了柿子,时间久了胃里积累出结石。

所以建议饭后吃,而且每次不要太多。吃对了时间,柿子才是真正的“护心果”,吃错了反而可能伤胃

再一个变化是肠道功能的改善。老年人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便秘,尤其是活动少、饮水少的,肠道蠕动减弱特别明显。

而柿子里含有丰富的果胶和可溶性纤维,这些东西能增加粪便含水量,促进肠道蠕动。医生提到,果胶不仅能帮助排便,还能“喂养”肠道里的益生菌,让肠道菌群更平衡。这样一来,肠道吸收能力也会跟着变好。

有调查发现,每周吃3~4次柿子(每次一个中等大小)的老人,便秘发生率比不吃的人低了大约25%。这数字不算惊人,但对长期便秘的人来说,已经是很明显的差别了。

还有个不太被重视的变化,是柿子对视力和大脑健康的保护。柿子颜色越深,说明其中的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越高,这两种成分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帮助保护视网膜。

老年人常见的黄斑变性、白内障,其实都和抗氧化能力下降、视网膜细胞受损有关。经常吃点柿子,能延缓这些变化,眼睛更亮、视物更清晰

同时,柿子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还能帮助清除自由基,对脑细胞的保护也很明显。虽然它不能像药那样立竿见影,但长期坚持吃,记忆力、注意力都能比同龄人更稳定一些。

与此同时,医生还发现,常吃柿子的老人血压波动更平稳。柿子含钾量高,这种矿物质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钠离子,从而调节血压。

每100克柿子大约含有180毫克钾,而钠含量却非常低。对老年人来说,钾的补充很重要,因为很多高血压患者是“高钠低钾型”,吃盐多、蔬菜水果少,血管收缩反应就会增强。而柿子恰好能补足这一块,既甜口又健康。

不过,有医生也提醒,肾功能不好的人不能多吃柿子。因为肾脏排钾能力差,如果吃得太多容易引起高钾血症,会出现乏力、心律不齐等问题。这类人要特别注意,不是柿子不好,而是身体处理不了那么多钾。

此外,医生在临床上也注意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爱吃柿子的老人,皮肤状态普遍比较好。柿子富含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这两样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剂。

它们能减少皮肤胶原蛋白的损伤,延缓皱纹生成,还能抑制黑色素沉积。长期吃柿子的人,肤色会更细腻透亮一些,尤其是老年斑、晒斑出现得更慢。这可不是护肤品能比的,因为这是从身体内部养出来的状态。

另一方面,柿子还对肝脏也有好处。医生解释说,柿子里的一些植物化学物质能帮助中和自由基、减轻肝细胞的氧化压力。

近年日本有研究发现,每天吃半个柿子,连续一个月后,实验人群的谷丙转氨酶(ALT)平均下降了约12%。

虽然数值不算大,但说明它确实有一定的辅助保护作用。尤其对喜欢油腻食物或者轻度脂肪肝的人群来说,柿子能起到“缓冲”作用,让肝脏代谢更顺畅。

当然,柿子再好,也不能贪多。医生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最多吃1~2个中等大小的柿子就够了。如果是柿饼,那含糖量更高,建议控制在半个到一个以内。

柿子的糖分其实比很多水果都高,一个中等柿子的含糖量能达到15%左右,这对糖尿病人来说不太友好。血糖高的人最好避开新鲜柿子,或者少量偶尔尝尝。

很多老人会问,柿子涩是不是不好?其实涩味来自鞣酸,适量摄入反而有益。鞣酸有收敛作用,可以缓解轻度腹泻、改善口腔黏膜状态,还能抑制某些有害菌。不过如果吃太多未完全脱涩的柿子,鞣酸积累太多,就可能对胃肠造成刺激。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强调,要选熟透的柿子或者做成柿饼再吃。

总的来说,柿子是一种老少皆宜、营养丰富的水果,但吃法和量都很关键。对老年人来说,合理吃柿子能带来四大变化:血脂改善、肠道通畅、视力保护、皮肤变好。

这些效果虽然不剧烈,却是那种慢慢积累、潜移默化的改变。医生常说,食物最好的地方就是它的“温和”,不像药那样立刻见效,但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在细微处让身体变得更稳。

毕竟到了老年,身体代谢慢了、吸收差了,很多时候靠的是一点一滴的营养支撑。柿子正好是一种容易获得、价格亲民又有科学依据的“好果子”。

只要注意不空腹吃、不过量吃、不搭配螃蟹、虾类这些容易反应的食物,基本上就没有问题。医生的观点也很清楚:柿子不是保健品,更不是药,它的价值在于长期陪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柿子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常吃柿子的老人,身体或迎来4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