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为什么猪油是战略物资?一位退伍老兵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猪油是“战时黄金”,千斤黄金也换不来一斤猪油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老一辈人总说“猪油是宝”?现在一提猪油,很多人皱眉,说不健康、油腻、堵血管,可在老兵嘴里,这玩意儿是能救命的东西,是打仗时的“战时黄金”。我看完那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一紧,才明白他们那代人嘴里的“油香”,其实是生死记忆。

战争年代,哪来的米面肉菜?能活下去,全靠热量顶着。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每公斤猪油大概能提供近9000大卡热量,是米饭的两倍多。那时候士兵一整天要走几十公里山路,一小勺猪油就是命根子。老兵回忆,当年行军要是能分到一块油渣,能嚼一整天,含嘴里都舍不得咽。那不是嘴馋,是生理上的救命。

再说存放。你看现在的菜籽油、花生油,开封放几个月就得扔,战时运输线常常断,粮油能不能保存就是关键。猪油密封好放阴凉处,三四年都不坏。这可不是我编的,早在1950年代《粮食储藏手册》里就有明确记载:动物油脂在密闭条件下可保存36个月以上。这种稳定性,在当时相当于战略保障。后勤运不来粮,就靠这白花花的一罐油撑着。

可它的价值还不止吃。老兵说的那句“猪油能救人”,听着像夸张,其实是真事。抗战时前线缺药,战士受伤后用猪油封伤口,能隔绝空气、减轻感染。那年代哪有抗生素?猪油就是最便宜的急救药。别笑,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陆军军医部也公开报告过:动物脂肪在无药条件下可临时作为防感染敷料使用。那不是土办法,是战地常识。

更神奇的,是它能让机器继续转。苏联在二战极寒地区用猪油当坦克润滑剂,这是真实记录。1942年苏军第3机械化军报告中提到,机械油冻结后,用动物油临时润滑履带,成功启动设备。而在1951年的朝鲜战场,美军也曾用猪油维持枪机灵敏度,因为那玩意儿低温不凝固,不容易氧化。你听着像笑话,但那时候一滴油能救一条命。

我越看越觉得,这才叫“战略物资”。它不需要工厂,不需要精炼设备。家家能熬,村村能供。打仗的时候,谁能自给,谁就能活。植物油得种油料、得机器榨,可战时土地都种粮了,哪轮得到油菜花?猪油这玩意儿,真是靠老百姓一锅锅熬出来的命脉。

我查了一下,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猪油年产量在300多万吨,占食用油总量的不到3%。可在上世纪60年代,这个比例一度接近20%。那会儿人穷,但懂得留“命油”。现在谁家还留猪油罐?超市里一瓶瓶“植物调和油”看着光鲜,可真到灾难时、战争时,它能放三年吗?能救伤员吗?能润机械吗?都不行。

所以我现在明白了,老一辈人不是怀旧,他们经历过缺乏,知道什么是真正能救命的东西。猪油之所以被叫“战时黄金”,不是比喻,是事实。黄金再贵,也不能吃、不能涂、不能点燃;猪油能让士兵跑、让机器动、让人活。

我忽然有点想笑,也有点心酸。我们花几十块钱买进口橄榄油,追求“轻脂健康”,却不再会熬一罐猪油。连那点储备的习惯都丢了,好像生活永远不会缺油断电一样。

真要有一天物资紧张,谁手里有一罐猪油,恐怕才是真有底气的人。

毕竟,黄金能藏在保险柜里,猪油能让你活下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为什么猪油是战略物资?一位退伍老兵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猪油是“战时黄金”,千斤黄金也换不来一斤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