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糖尿病一口酒都不能喝?医生怒斥:患了糖尿病还喝酒,不要命了

一提到糖尿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少吃糖”,可真正到了饭桌上,喝酒的人往往还照喝不误。有人说:“就一小口,没事的。”也有人反驳:“酒能降血糖,喝点还挺好。”

还有人半开玩笑地说:“饭都能吃,酒为啥不能喝?”听上去都挺有道理,但实际上这类说法真的不靠谱。医生看到这些说辞,是真的想拍桌子怒吼:“你是真不想要命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大量病例和医学研究的结论。

血糖高还喝酒?说白了就是在拿身体开玩笑。酒精对血糖的影响并不简单,它既能升高血糖,也能让血糖突然降低,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低血糖昏迷。

很多人可能以为低血糖只是头晕眼花,忍一忍就过去了,可谁知道它有时候比高血糖还要命。尤其是喝完酒后夜间低血糖,家人都不知道,等发现时已经晚了。很多糖尿病人就是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根本没机会抢救。

平常人喝酒,肝脏能及时处理掉一部分乙醇。可糖尿病人不一样,他们的胰岛功能本来就不好,身体代谢系统已经很脆弱,再来点酒,肝脏一边忙着解毒,一边还得调节血糖,这就像让一个已经手忙脚乱的人同时接两个电话,迟早出事。

尤其是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人,酒精干扰药效,有时让药效增强,有时又让它失效,根本无法预测。而很多人对这种复杂关系毫无认知,只觉得“我感觉没啥事”。

有人会说,“我喝的是红酒,听说对心脏好啊。”这个说法多少有点误导性。红酒里确实含有一些抗氧化成分,比如白藜芦醇,但那是建立在极少量饮用的基础上。真正要达到有效剂量,至少得喝掉一整瓶红酒,那乙醇的危害早就盖过所谓的好处了。

而且糖尿病人最怕的就是“适量”这个词。谁能把控一口到底是多少?一小口是5毫升还是20毫升?没有人说得清楚。等你觉得“我还能喝”的时候,往往就是身体撑不住的时候。

再来说说啤酒。很多人觉得啤酒度数低,不碍事。其实啤酒的糖分可不低,一瓶下去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比一碗米饭还多,而且喝得越多,升糖越快。

有些糖尿病人还喜欢边吃烧烤边喝啤酒,烧烤高脂高盐,啤酒又高糖高热量,这组合对血糖控制是灾难性的。不仅血糖飙升,血脂也跟着上去,再加上热量摄入过多,体重也容易上升,而体重增加又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这就成了恶性循环。

有数据支持这一点。《中华糖尿病杂志》曾发表过一项大规模研究,数据显示:每周饮酒超过两次的糖尿病人,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均高出未饮酒人群的0.5%,长期下来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28%。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是否稳定的核心指标,高出0.5%听上去不多,但对糖尿病人来说,这可能就是并发症提前到来的信号。不仅如此,长期饮酒还会让人对血糖失去警觉。喝醉之后对身体反应迟钝,有人低血糖都不知道,还误以为是喝醉了晕乎。

有的人甚至不吃饭只喝酒,结果导致血糖骤降,有些人没抢救过来,直接猝死在床上。医生在急诊室里见得太多了,一个个喝得晕头转向,血糖低得只有1点几,连叫醒都难。

酒精对神经系统也是一大威胁。糖尿病人本就容易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甚至感觉消失。而酒精也会损伤神经,两者一叠加,病情会加速恶化。更糟糕的是,这种神经损伤不可逆,一旦形成就很难恢复,有些人因为这个导致走路都不稳,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大家经常忽略的问题:肝功能。很多糖尿病人本来就伴有脂肪肝,酒精再一刺激,脂肪肝可能迅速进展为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而肝脏一旦出了问题,对药物代谢的能力也会下降,很多口服降糖药无法正常代谢,积蓄在体内反而变成毒药,伤害身体。

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以为酒能解压、能助眠。其实,酒精只是一种中枢抑制剂,能让人短暂放松,但长远看,它会破坏正常的睡眠结构,让人变得更难入睡。

很多糖尿病人晚上血糖控制不佳,睡眠已经很差了,再靠酒助眠,无疑是雪上加霜。第二天起床反而更疲惫,影响正常生活节奏。从医生角度看,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处于一种高风险状态,需要严格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监测血糖。酒精不仅对血糖有影响,更会影响整体代谢状态。

曾经有一项追踪五年的研究显示,那些完全戒酒的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并发症控制方面,明显优于仍然饮酒者,住院率和药物调整频率都更低。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在节假日或聚餐时“破戒”,觉得反正平时挺注意的,这一次放纵一下也没啥。但往往这种时候,酒精加上高油高糖的食物一起来,血糖波动剧烈,身体一下子吃不消。

血糖控制不是看某一天的数值,而是看长期的趋势和稳定性。一次暴饮暴食可能就把前面几个月的努力都毁了。

不少人心里可能还抱有侥幸心理:“我喝酒也没事啊,血糖照样正常。”但问题在于,这类人往往只是暂时没出问题,或者根本没监测血糖。等身体真的出问题时,已经是并发症阶段了。糖尿病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的急性发作,而在于慢慢侵蚀身体,不声不响地带来一堆麻烦。

所以,有糖尿病的人面对酒,最好就是:别碰。不是“少喝”、“偶尔喝”,而是彻底戒掉。这不是医生保守,而是根据长期临床经验和数据得出的结论。如果真的想改善生活质量,喝酒不是放松的方式。健康的作息、科学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才是稳住病情的关键。

糖尿病人还得记住一点,很多饮料、药酒、补酒、料理酒里也含有乙醇,别以为这些不算酒。有些中成药也掺了酒精,服用前一定要仔细看成分。

别让这些“隐形酒精”误了大事。有的人就是因为喝了自制的药酒,结果低血糖入院。得了糖尿病,身体已经不是“吃嘛嘛香”的状态,哪怕是一口酒,也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血糖控制说到底是个长期博弈,一步错,可能步步错。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掉以轻心,对酒精毫无敬畏。生活里想喝酒的场合很多,但命只有一条,别到最后才后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2]刘建. 酒精与糖尿病:交织的风险与挑战[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5):412-416.

[3]王伟,张晓玲. 糖尿病与酒精摄入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2024,40(3):319-323.

[4]高明,杜红岩.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及其防控[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9):120-123.

[5]张磊.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防治进展[J]. 中国肝脏病杂志,2023,31(6):479-48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糖尿病一口酒都不能喝?医生怒斥:患了糖尿病还喝酒,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