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每日一膳|秋冬手脚凉、没力气?试试《本草纲目》认证的黄牛肉吃法,急火快炒超下饭!

【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广东省名中医、知名养生专家杨志敏教授带领团队,携手《南方日报》联袂呈现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

本期当值医生:

古代膳方

《本草纲目》:“黄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补益腰脚,止消渴及唾涎 。”

小炒黄牛肉

材料:

黄牛里脊肉350克,香菜梗50克,小米椒5-6个,泡野山椒 8-10个,大蒜5瓣,生姜1小块,淀粉、生抽、蚝油、陈醋、食用油适量。

做法:

(1)黄牛肉逆着纹理切成薄片;小米椒切圈,生姜和大蒜切片,香菜取梗切成段。

(2)牛肉片中加入1勺生抽、半勺蚝油、少许胡椒粉抓匀入味。然后分两次加入少量清水,用手朝一个方向搅打,让牛肉“吃水”变得饱满。接着加入1勺淀粉抓匀,最后淋入1勺食用油抓匀封住水分,腌制15分钟。

(3)锅烧至大热,倒入比平时炒菜多一些的油,油温七成热时(油面有轻微烟气),下入腌好的牛肉片,用筷子快速滑散,待牛肉片一变色(约10秒)立即用漏勺捞出,沥干油备用。

(4)锅中留底油,大火爆香姜片、蒜片、小米椒和泡野山椒,炒出浓郁的香辣味。

(5)下入滑好的牛肉片和香菜梗,快速翻炒几下。

(6)沿炙热的锅边淋入一小勺陈醋,利用高温激发出醋香味(此步为增香,不会有酸味)。

(7)快速翻炒均匀(全程不超过10秒),即可关火出锅。

点评:

方中核心之物黄牛肉,自古便是益气补虚的良品。其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直补中焦,暖养脾胃,强健筋骨。时至深秋,寒气渐起,人体阳气需潜藏以备冬日,此时食用温性的牛肉,恰如为身体添薪加火,能有效抵御寒邪,缓解因气温下降引起的疲乏和手脚冰凉。

此菜之妙,在于“炒”。与慢炖不同,“小炒”讲求急火快攻,旨在以最短的时间激发食材的本味与“锅气”。大量的姜、蒜、辣椒等辛温之物,不仅能辟除牛肉的腥膻,更能发散风寒、开胃醒脾,使牛肉的温补之力得以宣发而不凝滞。点睛之笔在于香菜梗的加入和出锅前烹入的少许陈醋,前者带来独特的清香,后者则在高温下瞬间气化,激发出复合的焦香,使整道菜的风味层次得以升华。

整道菜肴香辣扑鼻,色泽诱人。牛肉口感极致嫩滑,毫无滞涩之感,浓郁的肉香与鲜活的辣意在口中交织碰撞。它将牛肉的“温补”与香料的“辛散”巧妙结合,实现了“补而不滞,温而不燥”的食养效果。在秋末冬初,对于食欲不振、气血不足、畏寒乏力的人群而言,这道小炒黄牛肉无疑是一盘能迅速唤醒味蕾、提振精神、暖身暖胃的应时佳肴。

点击进入 望舌问诊

辨体质,可到广东省中医院

大德路总院研修楼7楼治未病中心

初审 | 陈凌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每日一膳|秋冬手脚凉、没力气?试试《本草纲目》认证的黄牛肉吃法,急火快炒超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