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从“心”出发】脑卒中后 “心理”这一关怎么过

人生就像一场拉力比赛,而中风常常让我们偏离了赛道。康复治疗是我们回归生活正轨的唯一途径,但这条路并不平坦。饱受病痛的患者不仅要面对身体的挑战,还要应对心理上的重重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脑卒中后的心理康复,看看如何从“心”出发,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一、心理康复的目的

心理康复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1.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改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 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等,改善不良思维方式和异常行为。

3. 重塑健康人格:提高早期自我肢体康复的主动性,预防卒中复发。

4. 家属心理干预:强调家属的心理支持,创造患者与家属的良性心理互动环境,提高患者康复水平。

二、阶段性心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干预方法也有所不同。

1.震惊期

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发病,心理表现为震惊期。家属应密切注意患者感情变化,采取紧急医疗措施,创造一个平静的环境,减轻患者恐惧不安的情绪。

2.否认期

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产生了心理防卫机制,表现为惰性强、意志力减退。此时应提高患者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调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3. 抑郁期

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及预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担心自己可能因偏瘫、失语而造成终生残疾,产生一系列情绪变化。对轻、中度患者心理治疗多选用心理支持疗法、行为疗法等;对严重抑郁患者,可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4.反对独立期

患者惰性增强、意志力减弱,缺乏积极独立谋取生活的心理和行为。此时应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康复锻炼,减少卒中后的并发症。

5.适应期

患者在经历了上述几个阶段后,逐渐认识到脑卒中后诸多症状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是可以改善的,心理和行为逐渐开始适应,抑郁悲观的情绪开始好转,行动上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努力争取生活自理并回归社会。

三、其他心理干预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许多其他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

1.针灸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改善局部缺血情况,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恢复脑部供血,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伤,逐渐恢复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的消极悲观心态。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调整脑卒中患者的不合理认知,改善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促进心理健康。

3.经颅磁刺激治疗

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主要用于难治性脑功能疾病的治疗。

4.中医精神养生法

中医精神养生法通过感受天人合一的精神,放下个人的荣辱得失,体会自然的变化与规律,提高能量,扩大精神世界,减少抑郁情绪。

5.中医运动养生法

中医运动养生法通过运动调节脏腑,壮大气血,提升对抗负面情绪的能力。推荐《八段锦》,效果显著。

总的来说,脑卒中后的心理康复是一场漫长的旅程,但只要我们从“心”出发,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现实,改善不良情绪,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就一定能够帮助他们渡过心理上的难关,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健康科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从“心”出发】脑卒中后 “心理”这一关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