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温骤降,寒冷的天气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不可忽视,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和利用功能受损,导致血糖控制困难。
天气的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天气,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免疫系统、心血管健康等产生影响。
寒冷的气候不仅使糖尿病患者面临着更多的健康挑战,同时,许多人在寒冷天气下的一些不当行为可能会加剧血糖波动,甚至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一些常见的生活行为,若在寒冷天气下没有得到合理调整,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控制失调,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医生们普遍建议糖尿病患者,宁可在家喝糖水,也别做这四件事,这四件事分别是:空腹运动、外出感染、长时间贴着暖宝宝、长时间高温洗澡。
空腹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里,运动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代谢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是,空腹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尤其是在寒冷天气中,是非常不推荐的,特别是寒冷季节,气温降低,人体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新陈代谢减缓,空腹运动更容易引发低血糖。
低血糖的风险是糖尿病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剧烈运动时最常见的危险,运动会消耗体内的糖原,而糖尿病患者本身的胰岛素调节功能就存在问题。

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物供给,身体没有得到及时的能量补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比如头晕、乏力、心慌、出汗,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昏迷。
尤其是在冬季,寒冷的环境本身就会增加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如果在没有进食的情况下进行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更容易产生低血糖反应。
冬季的低温会使血管收缩,增加血压,空腹运动可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变得更加紧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脏疾病,甚至引发中风。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进行运动时,必须确保饮食得当,避免空腹运动,尤其是在寒冷天气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在餐后进行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瑜伽等。

外出感染也是糖尿病患者冬季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冬季天气寒冷,病毒和细菌的活跃度增加,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提高。
而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本身就较为脆弱,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往往比健康人更为缓慢,感染一旦发生,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血糖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冬季感冒和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如果糖尿病患者不加以注意,外出时接触到感染源,容易引发感染,导致血糖的严重波动。
医生们指出,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应避免外出参加人群密集的集会、聚会等活动,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

在冬季,气温变化大,早晚温差较大,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呼吸道和皮肤暴露部分,避免因寒冷引发感冒等疾病。
更为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后应尽早就医,及时控制感染的源头,避免血糖失控,感染不仅会增加血糖的波动,还可能引发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
第三个需要特别警惕的行为是长时间贴着暖宝宝,冬季寒冷,许多人喜欢通过使用暖宝宝、热水袋等方式来取暖。

然而,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这些取暖工具时,必须特别小心,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容易受损,尤其是周围神经,如果长时间接触过热的物体,很容易发生皮肤烫伤或者冻伤。
而暖宝宝的温度如果过高,直接贴在皮肤上,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烧伤、溃烂等问题,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神经敏感度降低,他们可能无法及时察觉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发生皮肤损伤的风险。
在寒冷的天气里,血液循环本身就较差,长时间使用暖宝宝或其他取暖设备,可能导致局部的血液流动不畅,从而增加身体的负担,甚至可能诱发一些心血管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将暖宝宝直接贴在皮肤上,最好使用布袋包裹暖宝宝,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此外,使用暖宝宝时要定期检查皮肤的状况,避免皮肤受损。
长时间高温洗澡也是糖尿病患者冬季要避免的一个不良习惯,冬季寒冷,很多人喜欢用热水澡来缓解身体的不适,放松身心。
高温的水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有高血压或者心脏问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时间高温洗澡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研究表明,高温环境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高温会改变胰岛素的代谢速度,可能会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暴露,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从而影响血糖水平的稳定。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高温洗澡,尤其是在冬季,水温不宜过高,洗澡时间也应适当控制。
为了保持身体的舒适和安全,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温水洗澡,而不是热水,水温保持在37°C左右为宜,同时,避免在浴室内长时间待着,避免因为温度过高或湿气过重而引起身体不适。
寒冷季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除了保持正常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外,日常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

避免空腹运动、减少外出感染、注意暖宝宝的使用时间和方式、避免长时间高温洗澡,都是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必须特别注意的事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
参考资料:
徐园.基层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4):228-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