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中医说节气——霜降|滨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师李昊天博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老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这节气一到,昼夜温差骤增、秋燥明显,冬天的脚步也愈发临近。今天,我们邀请到滨州市中医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的脾胃病科主治医师李昊天博士,和大家聊聊霜降节气的核心特点,教市民朋友们如何把养生落到日常,度过秋末冬初的过渡时节。

滨州市中医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师李昊天博士

李昊天,中医内科学博士,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脾胃相关疾病,及胃痛、反酸、泄泻等中医内科病症的诊疗。

从中医角度看,霜降时节阳气内收,阴气始凝,养生要特别注意“三防”——防燥、防寒、防郁。霜降时节干燥明显,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便秘等情况。建议每天足量饮水,可适当吃一些应季水果,饮食上多吃银耳、百合、芝麻等润燥食材,少吃辛辣烧烤;室内如果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呼吸道舒适。推荐大家可以用养生壶将秋梨,蜂蜜,贝母,麦冬,桑叶,枇杷等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一起炖煮,自己制作一份简易版的秋梨汤,可以有效预防秋天干燥引起的干咳,口干,皮肤干燥,便秘等一些问题。

随着昼夜温差加大,添衣保暖与食疗调理都有讲究。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中医认为,此时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防秋寒,所谓防秋寒,就是避免气温降低而受寒,中医中有一个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散寒补虚,十分适合体质御寒的人在此时服用。

晚秋时节,天气渐冷,不少人在霜降时节看着草木枯黄,容易心情低落。

建议大家适度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释放压力、调节心情。保持规律作息,多和家人朋友交流,也可以听听音乐、参与一些喜欢的活动,让情绪保持舒畅。中医有八段锦功法,配合呼吸锻炼,可以调理人体气机升降,起到平衡阴阳的作用。霜降是秋向冬的过渡,顺应自然变化,做好防护,才能安稳入冬。

霜降虽有寒意,但只要把“防燥、防寒、防郁”这三点落实到日常饮食、作息和活动中,就能从容应对季节过渡。希望大家都能跟着节气养生,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迎接冬天的到来!让我们一起中医养生保健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中医说节气——霜降|滨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师李昊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