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丁玲)近日,在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的积极协调下,第18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专家首次开展联合远程会诊,成功为一名3岁半的厄立特里亚瘫痪患儿制定治疗方案。经过1个半月的精准治疗,患儿病情显著改善,原本陷入绝望的家庭重燃希望。据了解,该患儿在1年半前突发高热,3天后出现四肢瘫痪、失语症状。当地医院虽全力救治,但治疗效果欠佳,患儿遗留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发育落后、混合性失语等问题,不仅无法翻身、爬行,连盘腿直腰坐、站立、行走等基础动作都无法完成。
当地医院评估后认为患儿预后较差,这一结论让其家属陷入绝望,甚至产生了放弃治疗的想法。关键时刻,患儿父亲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求助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使馆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系第18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为患儿搭建起跨国医疗救援的“桥梁”。
接到求助后,第18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迅速行动,主动联动国内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专家,启动远程会诊机制。会诊中,中外专家详细分析患儿病史资料,结合脑部MRI(磁共振成像)影像,最终明确病因——病毒性脑炎引发的四肢瘫痪及失语。
考虑到厄立特里亚当地医疗资源有限,专家团队不仅给出具体用药指导,还针对性设计康复治疗框架。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医医师常艳辉,凭借丰富的中医针灸推拿经验,为患儿量身定制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方案:以“认知训练+肢体康复训练+推拿+针刺”为核心,每周开展3次治疗,总周期设定为12周。
经过1个半月的规范治疗,患儿的康复情况超出预期:四肢强直症状明显缓解,原本僵硬的肢体不仅能被动屈伸,还出现间断主动屈伸动作;自主抬头时间可达1分钟~2分钟,平卧时双下肢等长,骨盆无倾斜、脊柱无侧弯,各项功能指标均稳步提升。
随后的评估中,两位康复医师根据患儿恢复情况调整方案,建议继续维持每周3次的综合康复治疗,每2个月进行1次全面评估,逐步帮助患儿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看到孩子的显著变化,家属惊喜万分,如今无论刮风下雨,都会按时带孩子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