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重要提醒: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

高血压是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中国,其负担更是持续攀升。

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团队发表在《细胞》(Cell)子刊上的论文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2021-2022年患病率为31.6%,与2012-2015年相比,增加了8.4%。

如何“稳”住血压

这些生活习惯推荐给你

一起来看!

保持健康生活,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1、减少盐摄入:食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心血管病风险增高密切相关,研究显示,每人每日摄盐量减少1g,血压下降约1.2mmH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

2、控制体重和腰围:体重和腰围超标都可导致血压升高。研究显示,每减重10kg,血压下降5~20mmHg。建议控制体重和腰围在正常范围(BMI<24kg/㎡,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3、合理膳食:健康饮食有助于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

4、规律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血压。研究显示,长期坚持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7mmHg。

5、戒烟戒酒:吸烟(包括电子烟)、饮酒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戒酒,避免被动吸烟。

6、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使血压升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长期监测,加强自我管理

1、倡导高血压患者居家监测血压,早晚各测量1次。

初诊或血压不稳者,连续测量5~7天。血压稳定者,每周至少测量1次。晨起测量血压前应排空膀胱,测量后再用早饭和服降压药。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应按规范测量2~3次,每次间隔约1分钟,取平均值。

2、没有确诊高血压,但有高血压易患因素,包括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年龄>55岁或更年期女性,应加强血压监测。

3、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图:AI生成

此外,高血压患者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将血压降到目标值以下并长期维持,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鼓励优先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促进平稳降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重要提醒: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