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仍是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威胁,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居恶性肿瘤前列。但筛查与治疗升级后,患者生存质量大幅改善,甚至部分患者靠精准治疗能长期稳定病情。
可见,肺癌不是 “判死刑”,而是 “慢病管理”。
但前提是你要配合医生,做好三件事。
1. 科学治疗,别“自己吓自己”
很多人一听癌症就慌了,不愿意化疗、不信任医生、偏信偏方,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要知道,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个体化时代”。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基因突变特征,医生会制定最适合的方案,包括:
- 手术切除(早期首选)靶向治疗(针对EGFR、ALK等突变)免疫治疗(激活身体自身免疫系统)放化疗(缓解症状、延长生存)
别听“化疗毁人”“靶向无效”这种谣言。科学治疗才是活下去的第一步。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比什么都重要。
2. 改变生活方式,别让生活“拖后腿”
很多肺癌患者治病归治病,生活却一点没变:该抽烟还抽烟,作息紊乱,油腻饮食,情绪压抑。
其实,生活方式的调整,直接影响癌症的复发和进展。
- 戒烟是重中之重,即便非吸烟致肺癌,继续吸烟也会降低治疗效果。饮食清淡均衡,多吃蔬果、粗粮、豆类,少吃红肉和腌制食品,建议每天至少摄入 500 克蔬菜。保证规律作息,睡眠是免疫系统的 “加油站”,助力对抗癌细胞。适度锻炼,如每天散步半小时,可提升免疫力、改善情绪。
研究显示,规律生活+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的肺癌患者,在生存年限上有明显的优势。
3. 调节情绪,活得有盼头
很多肺癌患者确诊后陷入焦虑抑郁,甚至放弃治疗;家属因不敢提病情,导致气氛压抑,让患者更难受。其实心理状态对癌症恢复的影响远超想象。
那怎么调节情绪呢?
- 学会倾诉,不要一个人扛。适当参与社交活动,哪怕是跟邻居聊聊天。培养兴趣爱好,比如画画、养花、听音乐。家属也要多鼓励少焦虑,传递希望比传递忧虑更重要。
总之,得了肺癌不等于 “等死”,可怕的是放弃。确诊后别自暴自弃、讳疾忌医,只要配合治疗、改生活方式、保积极心态,就可能带癌生存十几年甚至 “和平共处”。
如果你或家人正受肺癌、乳腺癌、胃癌或其他癌症肿瘤的困扰,可把相关检查报告发给我,夏主任为你逐一分析病情,帮你在治疗路上少走弯路。
若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让更多人受益,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