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相关手术中,甲状旁腺受损是较常见的术后问题之一,而术后抽筋则是甲状旁腺受损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很多患者术后出现手脚发麻、肌肉抽搐时会感到紧张,其实只要明确原因、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就能有效缓解症状。下面就从原因到解决办法,一步步讲清楚该怎么处理。
一、先搞懂:为啥甲状旁腺受损会抽筋?
甲状旁腺的核心功能是调节体内的血钙水平。当手术中甲状旁腺受到损伤(比如缺血、误切或暂时性功能抑制)时,它分泌的 “甲状旁腺激素” 会减少,导致血钙吸收减少、排出增多,最终引发低钙血症。
而肌肉的正常收缩需要血钙维持,血钙过低时,肌肉兴奋性会异常升高,进而出现不自主的收缩 —— 也就是我们感受到的 “抽筋”,常见于手脚指(趾)、面部,严重时可能波及四肢肌肉,甚至伴随麻木、刺痛感。
二、抽筋了先别急!3 个应急处理方法
如果术后突然出现抽筋,先别慌,可立即用以下方法缓解,避免症状加重:
保持姿势稳定,放松肌肉:坐下或躺下,避免站立时抽筋导致摔倒;如果是手脚抽筋,缓慢拉伸抽筋部位的肌肉(比如手指抽筋时,轻轻拉直手指;小腿抽筋时,脚尖向身体方向勾),保持 10-15 秒,重复 2-3 次,通常能快速缓解痉挛。
局部保暖:用温水毛巾敷在抽筋部位,或搓热双手按摩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肌肉放松,减少抽筋持续时间。
及时补充钙剂(遵医嘱):如果医生术前已开具口服钙片或钙剂,可按医嘱立即服用一次(注意不要超量);若未提前准备,先缓解症状,再及时联系医生。
三、长期应对:从饮食、药物、监测三方面入手
应急处理只能缓解当下症状,要彻底改善甲状旁腺受损后的抽筋问题,需要长期坚持以下 3 点:
1. 饮食:重点补 “钙”+ 辅助补 “维生素 D”
优先吃高钙食物: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钙,比如牛奶(每天 300-500 毫升)、酸奶、豆腐(北豆腐钙含量更高)、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烹饪时少焯水,避免钙流失)、小鱼干(带骨吃)等,分散在三餐中,避免一次性吃太多导致吸收不佳。
搭配维生素 D,促进钙吸收:维生素 D 能帮身体更好地吸收钙,可适当吃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如蛋黄、深海鱼(三文鱼、鳕鱼),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 D 补充剂(不要自己买了吃,避免过量)。
少吃影响钙吸收的食物:比如高盐食物(会加速钙排出)、浓茶、咖啡(过量会影响钙吸收),术后 1-2 个月内尽量控制。
2. 药物:遵医嘱吃 “钙剂” 和 “甲状旁腺激素”
口服钙剂:如果饮食补钙不够,医生会开具碳酸钙、枸橼酸钙等口服钙剂,需按剂量吃(比如随餐吃,吸收更好),不要漏服或随意增减量。
甲状旁腺激素替代治疗:如果甲状旁腺损伤严重,激素分泌持续不足,医生可能会建议短期使用甲状旁腺激素注射液,帮助恢复血钙水平,减少抽筋频率。注意:所有药物必须严格遵医嘱,不要自行调整或停药。
3. 定期监测:血钙水平是 “核心指标”
术后 1 个月内,建议每周查 1 次血钙;如果血钙稳定、抽筋减少,可改为每 2-3 个月查 1 次。每次复查后,将结果带给医生,医生会根据血钙情况调整饮食和药物方案 —— 比如血钙偏低时,可能会增加钙剂剂量;血钙正常后,再逐渐减少,避免补钙过多导致高钙血症(损伤肾脏)。
医生结语
最后想跟患者说:甲状旁腺受损后的术后抽筋,大多是 “暂时性” 的 —— 很多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会在术后 3-6 个月逐渐恢复,血钙回升后,抽筋症状会慢慢消失;即使少数患者需要长期补钙,只要规律监测、遵医嘱调整,也能正常生活,不用过度焦虑。关键是记住两点:一是出现抽筋别慌,先应急处理再联系医生;二是长期坚持 “饮食 + 药物 + 监测”,不要自行停药或改方案。如果抽筋频繁加重、伴随呼吸困难、面部持续麻木,或血钙反复异常,一定要及时复诊,避免延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