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化疗后还需警惕复发!彭齐荣主任提示:出现这4个症状,别忽视

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很多患者经过化疗后,肿瘤会得到有效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从事肿瘤治疗四十余年、擅长消化系统肿瘤微创治疗的彭齐荣副主任医师(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肿瘤科一区)提醒:化疗后癌症仍有复发可能,尤其是出现这4个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切勿掉以轻心。

一、持续性疲劳:休息也缓解不了,别只当“化疗后遗症”

化疗期间,患者常会感到疲劳,这多是治疗对身体的暂时影响,休息后通常能逐渐恢复。但如果化疗结束一段时间后,疲劳感突然加重——比如明明没做重活,却整天觉得浑身无力,连吃饭、散步都没精神,且无论怎么休息都缓解不了,就需要警惕了。

彭齐荣主任解释,这种“异常疲劳”可能是肿瘤复发的信号:一旦癌细胞再次生长,会大量消耗身体的能量和营养,就像身体里多了个“隐形的耗能机器”,导致正常细胞得不到足够供给,进而引发持续性疲劳。此时别误以为是“化疗没恢复好”,及时检查才能排除风险。

二、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没节食没运动,体重却掉不停

很多人觉得“体重轻一点更健康”,但对化疗后的癌症患者来说,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往往是“危险信号”。如果没有刻意减少饮食、也没有增加运动量,却在1-2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比如体重60公斤的人,莫名掉了3公斤以上),就需要警惕癌细胞活跃的可能。

彭齐荣主任指出,癌细胞的生长需要大量营养,会像“抢食”一样掠夺身体里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即使患者正常吃饭,营养也会优先被癌细胞消耗,导致正常组织得不到补给,进而出现体重下降、身体消瘦的情况。尤其是他擅长的胃癌、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复发时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需格外留意。

三、局部疼痛或不适:原发病部位“不对劲”,别硬扛

化疗后如果原发病部位出现异常疼痛或不适,比如胃癌患者出现持续胃痛、肝癌患者感到肝区隐痛、食管癌患者吞咽时觉得胸骨后不适,且这种症状逐渐加重、持续不缓解,很可能是肿瘤复发后压迫或侵犯周围组织导致的。

彭齐荣主任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患者会把这种疼痛当成“化疗后的身体不适”硬扛,结果延误了排查时机。他强调,不同癌症复发时的疼痛特点不同——比如胰腺癌复发可能伴随腰背部放射性疼痛,肠癌复发可能出现腹痛、腹胀,这些“针对性”的局部不适,正是身体发出的“预警”,及时就医做CT、超声等检查,才能尽早明确原因。

四、新肿块或淋巴结肿大:摸到“异常凸起”,别犹豫

化疗后自查或体检时,如果在身体表面摸到新的肿块(比如乳腺、甲状腺区域),或是发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摸起来像黄豆或蚕豆大小,质地偏硬,按压时可能不痛),一定要警惕癌细胞转移的可能。

彭齐荣主任解释,癌细胞复发后可能会通过血液或淋巴液转移到其他部位,淋巴结是常见的“转移落脚点”,而体表的新肿块也可能是转移灶或新的原发肿瘤。他在接诊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时,曾遇到过肠癌患者化疗后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淋巴结转移的案例——正因发现及时,通过微创治疗控制了病情进展。所以一旦摸到“异常凸起”,别抱有“可能是炎症”的侥幸心理,尽快就医穿刺活检才是关键。

总结:化疗后防复发,“警惕症状+定期复查”是关键

彭齐荣主任强调,化疗后癌症复发并非“不可防、不可控”,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警惕上述4个异常症状,发现后及时就医,不要因恐慌或忽视延误时机;二是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尤其是胃癌、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前两年建议每3-6个月做一次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检查(如CT、超声),以便尽早发现微小的复发或转移迹象。

癌症治疗是一场“持久战”,化疗只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只要保持警惕、科学随访,即使出现复发迹象,通过个性化治疗(如微创治疗、靶向治疗等),也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抗癌之路漫长又艰辛,愿陪你一步一步慢慢走过这一旅程。我是人民军医-肿瘤科彭齐荣医生,更多癌症、肿瘤等健康疑问,欢迎评论区评论或后台私信留言,看到会抽空一 一回复进行健康科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化疗后还需警惕复发!彭齐荣主任提示:出现这4个症状,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