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各式月饼让人垂涎,但对糖尿病眼病患者而言,这美食却可能成“甜蜜隐患”。近日,58岁的糖尿病患者张先生就因连续三天每天吃两块蛋黄月饼,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黑影增多的症状,就医后被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
张先生患糖尿病12年,5年前查出早期视网膜病变,平时血糖控制稳定。中秋前子女送来月饼,他没忍住诱惑,每天饭后吃两块,短短三天眼睛便出现不适。“一开始看东西模糊,后来眼前总像有蚊子飞,还会突然有黑影挡视线。”张先生回忆时仍有后怕。
接诊的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主任刘祥明通过眼底检查发现,张先生眼底视网膜出血点较上次复查明显增多,部分区域还出现轻微水肿。
“这是典型的血糖波动诱发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案例。”刘祥明主任解释,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小血管本就因长期高血糖处于脆弱状态,而月饼为追求口感会添加大量糖和油,每100克月饼含糖量通常超30克、脂肪含量达20克左右,属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过量食用会让血糖短时间急剧升高,进一步损伤视网膜血管,导致出血、水肿,严重时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
事实上,糖尿病与眼部健康关联密切。刘祥明主任介绍,糖尿病眼部并发症除视网膜病变外,还有白内障、青光眼、黄斑水肿等,其中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病5年以上,眼部并发症发生率约20%;患病10年以上升至50%;患病20年以上,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眼部病变。更需警惕的是,不少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时才就医,此时病情已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幅增加。
“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眼病患者要完全和月饼‘绝缘’。”刘祥明主任强调,节日期间适量品尝可行,关键在“控制总量”和“做好监测”。并给出具体建议:
一是严格控量,每次只吃一小块(约50克以内),且当天要减少其他主食和甜食摄入,避免总热量超标;
二是选月饼优先低糖、低油品类,如无糖月饼(需注意部分无糖月饼含麦芽糖醇等代糖,过量仍影响血糖),避开蛋黄、莲蓉、豆沙等高糖高脂口味;
三是食用后1-2小时监测血糖,若血糖明显升高,需及时调整饮食或咨询医生,同时密切关注眼部状况,出现视力模糊、黑影飘动、视野缺损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除节日饮食控制外,日常监测对预防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至关重要。刘祥明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做好血糖监测,将空腹血糖控制在 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小于10.0mmol/L,只有血糖稳定,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眼部并发症风险。
其次要定期做眼底检查,建议1 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每年检查一次,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需遵医嘱缩短检查间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刘祥明主任表示,如今通过眼底照相就能清晰观察视网膜情况,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呼吁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眼部不适的患者,要重视眼底检查,别因平时无明显症状就忽视,毕竟视力一旦受损,恢复难度极大。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健康才是幸福的基础,合理饮食、科学监测,才能让糖尿病眼病患者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守护好“心灵之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岳阳爱尔眼科医院 余倩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