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河南基层医院大升级,村卫生室补助翻倍丨健康答卷

开栏的话:

五年,能带来什么?

对于一位乡村老人来说,它可能是家庭医生签约后,那条越来越平坦的巡诊路。

对于一个普通河南家庭来说,它可能是身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或者县域医共体,孩子或者老人康复后灿烂的笑脸。

这五年,健康的温度,正悄然浸润着河南的每一个角落。它在“一键申请、服务到家”的家庭病床服务里,在“一次挂号管三天”的“少跑腿、优流程”里,也在医圣张仲景故里飘来的缕缕药香里……

这一切,凝聚成一份沉甸甸的“河南‘十四五’健康答卷”

“十四五”规划的核心基调是 “高质量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河南省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今天,大河健康报正式开启这个专栏。我们将用笔和镜头,带您走进这场“健康河南”的生动实践,共同见证一亿河南人健康福祉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记者 曹聪

9月30日,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卫生健康专场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在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07%,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2.47‰、3.48‰、9.99/10万,三项核心指标连续多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标志着河南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现质效双升。

图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分级诊疗筑体系 优质资源沉基层惠民生

“十四五”以来,河南紧扣“大病本省解决、小病市县解决、常见病乡村解决”的分级诊疗目标,通过三大举措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在优质资源扩容方面,河南成功获批全国首批3家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之一,争取到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数量居全国首位,其中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等6个项目已投入运营。

医保数据显示,心血管、儿科等9个重点专科患者省外转诊率从2020年的7.57%降至1.57%,群众“跨省求医”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在医疗机构建设层面,河南明确省级医院功能定位,布局建设15个省级医学中心、55个区域医疗中心,9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

基层服务能力同步提升,119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补助标准翻倍至6000元,公有产权占比达85.31%,平均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配备8名注册全科医师和3名高级职称医师。

图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改革创新双驱动 科研生态焕新机

河南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组建180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七统一”管理模式,并选取5个省辖市作为三明医改经验推广示范市,在财政投入保障、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领域率先突破。

科研创新方面,重建省医学科学院、组建省中医药科学院、挂牌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同步推进中原医学科学城建设,初步形成“医教研产城”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

全国首架C909医疗机在郑交付 图源央视新闻

预防为主强根基 公共卫生筑屏障

河南持续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救治体系,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重点传染病防控形势保持稳定。

基本完成疾控体系改革,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组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实现省、市、县传染病应急队伍全覆盖。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疾控监督员进驻医疗机构工作实现常态化。

脑卒中、高血压、癌症市县级防治中心实现全覆盖,慢阻肺、糖尿病防治中心实现市级全覆盖。

中西医并重促传承 健康福祉广覆盖

围绕中医药强省建设目标,河南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医疗服务、产业发展、人才集聚、文化传承“五大高地”。

挂牌省中医药管理局。

创新启动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临床疗效评价试点。53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项目,66个县级中医院纳入国家“两专科一中心”项目。

河南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实现中医科室全覆盖,2507个乡镇社区建成中医馆,基本实现村村有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百市千县”中医药市集参与人次达到810万。

图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健康融入全政策 民生福祉暖人心

通过深入实施健康河南16个专项行动,河南加快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健康城市、健康细胞建设,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保障,连续8年将“预防出生缺陷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农村和城市低保适龄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和乳腺癌筛查”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

围绕“小胖墩”“小眼镜”“小星星”“小骨干”及“小蛀牙”创新实施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推动儿童健康问题早筛早治。积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支持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

聚焦老年痴呆、听力损失、口腔疾病、心理问题、营养不良和失能老年人居家健康照护等健康关切,全面实施老年“六健”专项行动,持续扩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便民就医“四部曲” 数据赋能减负担

黄红霞介绍,“十四五”期间,为改善就医感受、破解群众看病就医堵点难点,河南省委改革办、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联合推出“便民就医”系列微改革,涵盖4个主题共28项举措,并分四个阶段分步实施、梯次推进。

聚焦智慧赋能,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推行会诊转诊一站式、院内智能导航、门诊患者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诊间支付、病区结算、病案复印线上服务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解决看病过程中手续繁琐、来回奔波等候时间长等问题,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聚焦流程再造,推行“便民就医优流程”七项措施。推行门诊和入院服务一站式、检验结果互认、日间(手术)医疗、互联网+护理、非急救医疗转运、家庭病床服务等。通过整合资源、重塑流程,降低费用、提高效率,解决医疗资源与需求对接不足问题,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聚焦患者安全,推行“便民就医提质量”七项措施。开展患者安全、手术质量安全、疼痛综合管理、多学科诊疗、合理用药、电子病历提升、质控织网等7大行动。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的医疗质量管理不严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聚焦能力提升,推行“便民就医强能力”七项措施。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提升急诊急救、微创技术、术后快速康复、专科护理、老年医疗、智慧服务和中西医协同等7大服务能力,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解决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服务能力较低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图源河南日报

通过“省级抓统筹、市县抓推进、医疗机构抓落地”分级管理模式,改革成效全面彰显。目前,全省848家医院已实现检查检验预约服务,802家医院建立一站式会诊转诊平台,828家医院设立门诊综合服务中心,540家医院启用入院服务中心,366家医院开展日间医疗服务,609家医院开通诊间支付服务,399家医院推行病区结算模式,846家医院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554家医院入驻“豫健护理到家”服务平台,为6.19万人次提供了居家护理服务;908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累计为患者节约资金10.62亿元,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同比均有所下降。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同比提升5.09分,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2.19分。这些举措让群众就医少跑腿、少等候、少操心,就医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负担”。

黄红霞表示,下一步河南将持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扎实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交出更优异的健康答卷,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筑牢健康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河南基层医院大升级,村卫生室补助翻倍丨健康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