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到体检报告时,不少人看到报告上写着 “3 级肺结节”,心里顿时就紧张起来,这 “3 级肺结节” 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太原龙城中医医院为大家详细科普。
肺结节是指肺内出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 3 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为了更好地评估肺结节的恶性风险,医学上通常会采用分级的方式。而 “3 级肺结节” 一般是指在影像学检查评估中,处于中等恶性风险的结节。
一般来说,3 级肺结节具有一些特征。从大小上看,它可能相对较大,通常直径在 6 - 10 毫米之间,但这不是绝对的判断标准。在形态方面,它可能边缘不像良性结节那么光滑,可能有轻微的分叶或者毛刺,但又不像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那样典型。密度上,可能是部分实性结节,也就是既有磨玻璃成分又有实性成分。
不过,“3 级肺结节” 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恶性的。研究表明,3 级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大概在 5% - 15% 左右。所以,当发现自己有 3 级肺结节时,不用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 3 级肺结节,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一般会在 3 - 6 个月后进行一次 CT 复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在复查过程中,结节没有明显变化,那么恶性的可能性就相对较低,可以适当延长复查的间隔时间。但如果结节出现增大、形态改变、实性成分增多等情况,就需要进一步评估,可能会采取更积极的检查手段,比如 PET - CT 检查,甚至进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以明确结节的性质。
此外,患者自身的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对 3 级肺结节的处理。比如年龄较大、有长期吸烟史、家族中有肺癌患者等,这些因素会增加结节是恶性的风险,医生在处理时也会更加谨慎。
总之,体检发现 3 级肺结节后,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具体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观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