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妇科领域,宫腔粘连和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是困扰众多女性的难题,严重影响生育和生活质量。目前,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开展前沿的子宫内膜下注射PRP技术,为这些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
宫腔粘连:悄然来袭的生育杀手
宫腔粘连是多种因素致使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进而引发以纤维化修复为主的继发性子宫内膜疾病。多次人工流产、刮宫等操作,让很多女性成为高发人群,发生率高达25%~30% 。它就像一个隐匿的杀手,带来月经减少、痛经、反复流产、不孕等问题,给女性的生殖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胚胎难以扎根的贫瘠土壤
正常情况下,适合胚胎着床的子宫内膜厚度在9~11mm。当子宫内膜厚度小于7mm时,就被定义为薄型子宫内膜;而经过大剂量雌激素补充治疗后,内膜厚度仍小于7mm,则是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这种情况会导致反复移植失败、妊娠率下降、活产率降低,增加不良围产事件发生风险。
PRP技术,精准攻克难题
PRP,即富血小板血浆,是自体外周血经过细胞分离技术提取得到的浓缩血小板血浆。其被激活可以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生长,帮助子宫内膜生长修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
对于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手术用冷刀分离粘连后,进行PRP宫腔灌注,能刺激和加速子宫内膜再生,减少受损内膜纤维化,有效预防粘连复发,让子宫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针对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PRP中的生长因子能激活子宫内膜细胞表面的信号通路,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基质成纤维细胞等快速分裂增殖,使内膜逐渐增厚;还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与分化,改善内膜血供,为胚胎着床打造肥沃的“土壤”。
技术精准:宫腔镜下注射,直达“靶心”
我院妇科在宫腔灌注PRP基础上再升级,采用宫腔镜引导下子宫内膜下精准注射PRP。在高清宫腔镜直视下,医生能够准确评估宫腔形态,避开血管,将PRP精准注入子宫内膜下层(基底层),确保活性生长因子发挥最大效能。
适用人群
1.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患者,预防再粘连、促进内膜修复。
2.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经传统药物治疗后内膜厚度仍无法达到移植标准(如始终<7mm)的患者。
3.因内膜因素导致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或自然流产的患者。
4.希望改善子宫内环境,提升自然受孕或辅助生殖成功率的女性。
专业保障,贴心服务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拥有专业的PRP医疗团队,同时,妇科联合输血科开展PRP宫腔灌注和子宫内膜下注射新技术,采用成分血单采机采集法,可快速、安全地为患者提取PRP。整个治疗过程从术前检查、PRP制备,到宫腔灌注以及术后护理,都有医护人员全程悉心指导和照料。我们将严格把握适应证,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助力更多家庭实现圆满梦想。”
作者:清华一附院 妇科 张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