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今年28岁,刚换了一份工作,生活节奏变得忙碌起来。然而,她发现自己的月经越来越不规律,甚至有时两三个月都不来一次。朋友劝她去医院检查,但小佳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没必要太担心。直到一次例行体检,医生提到她可能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小佳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简称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影响着全球8%-13%的育龄女性。很多人以为它只是“生育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涉及全身健康的方方面面。
什么是PCOS?
PCOS的主要表现包括月经紊乱(如月经稀发或停经)、雄激素过多(如多毛、痤疮、脱发)以及卵巢多囊样改变(在超声下可见多个未排出的卵泡)。根据国际通行的“鹿特丹标准”,确诊PCOS需要满足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两项:
- 月经稀发或停经:周期不规律,甚至长时间不来月经。
- 高雄激素表现:如面部和身体多毛、痤疮加重、头顶脱发等。
- 卵巢超声表现:卵巢内多个小卵泡呈囊状分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症状看似显而易见,但由于个体差异大,很多患者未能及时发现并就医。据统计,高达70%的PCOS女性未被确诊。
为什么PCOS容易被忽视?
PCOS之所以容易被忽视,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症状多样化且不典型。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月经不调,而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另一些患者可能因为肥胖或痤疮就诊,却忽略了背后的内分泌问题。第二,公众认知不足。很多人误以为PCOS只是影响生育,觉得“暂时不想要孩子,就不用管”。
但事实并非如此。PCOS不仅会导致不孕,还会带来一系列全身性健康风险。
PCOS的健康隐患
PCOS的危害远超生育问题,它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研究显示,PCOS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普通女性的3.2倍,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4倍。除此之外,PCOS还显著增加了患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例如,PCOS女性的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水平更高,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提高2倍以上,甚至中风的概率也有所增加。此外,即便是体型较为瘦弱的PCOS患者,其发生脂肪肝和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也高于常人。
PCOS患者该如何应对?
虽然PCOS听起来复杂且可怕,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其带来的健康风险。以下是一些针对PCOS的综合应对策略:
1. 改善生活方式
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是管理PCOS的基础。研究表明,哪怕是体重减少5%-10%,都能显著改善月经周期和代谢指标。建议PCOS患者减少高糖、高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个性化选择。例如:
- 月经紊乱或雄激素过多:口服避孕药是首选药物,可调节月经周期并降低雄激素水平。
- 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调节血糖,并可能促进排卵。
- 痤疮和多毛:局部药物如过氧化苯甲酰或异维A酸可缓解症状;针对多毛,脱毛治疗或抗雄激素药物也是选择之一。
PCOS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及早发现潜在的代谢问题。此外,对于有脂肪肝或睡眠呼吸暂停风险的患者,也应进行相关检查。
结语
多囊卵巢综合征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科学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降低其对健康的影响。女性朋友们,如果发现自己有月经紊乱、痤疮加重等问题,请不要忽视,尽早就医检查。记住,关注自己的健康,就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