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义和团”遇洋枪受挫,巧设伏“两狼沟”大捷

1900年涞水义和团抗击清军始末

据《涞水县志》记载,1900年春夏之交,河北保定涞水县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民变。当年4月14日,高洛村的义和团民愤然焚毁了当地教堂。随着外县支援的团众陆续撤离,北高洛村的百余名义和团民仍坚守阵地。面对日益紧张的局势,涞水县令祝芾接连向保定府发出紧急求援文书。

4月17日黎明时分,直隶练军分统领杨福同与观察使张连芬率领80余名装备精良的骑兵,突然包围了北高洛大佛寺的义和团练武场。寒光闪闪的洋枪威慑下,李勤等8名团民不幸就擒。次日,杨福同联合易州知州窦某及祝芾再度突袭,又抓获蔡培等9人,缴获数十件简陋兵器。

面对全副武装的清军,北高洛团民展现出惊人的应变能力。他们迅速转移至村外,联合周边村落集结百余勇士,在高洛村北要道设下双重埋伏。黄昏时分,当押解俘虏的清军踏入伏击圈,呐喊声骤然划破天际。手持大刀长矛的义和团民从麦田里跃出,虽以血肉之躯重创数名官兵,却在洋枪的密集射击下伤亡近百人。最终阎氏父子等5人被俘,余部被迫撤退。

受挫的义和团并未气馁,他们迅速南下联络各乡团众,在涞水城北三十里的石亭镇重新集结。这个素有民教冲突火药桶之称的古镇,在首领尹洛善的号召下,短短数日便汇聚了新城、涿州等五州县上万名义和团民。4月23日,当杨福同率骑兵前来镇压时,义和团以梁珍等3人牺牲的代价,成功逼退清军。

真正的决战发生在次日的两狼沟。这条涞水通往石亭的狭长山沟,被义和团精心布置了三千伏兵。杨福同的骑兵在追击佯败的义和团时,不知不觉陷入死亡陷阱。刹那间,山沟两侧杀声震天,寒光闪烁的冷兵器在阳光下格外刺目。清军骑兵在狭窄沟壑中进退维谷,洋枪优势尽失。

混战中,一名团民突袭刺伤杨福同坐骑,这位清军悍将坠落马下。当护卫赶来救援时,被乱刀砍倒。最令人震撼的是,一名12岁的小和尚飞身而出,用长矛直取杨福同咽喉,终结了这位51岁将领的性命。此役清军全军覆没,连两名五品武官也命丧黄泉,史称涞水大捷。

这场发生在庚子年春天的激战,不仅展现了民间力量的顽强,更成为晚清社会矛盾激化的真实写照。那些挥舞着农具对抗火器的身影,至今仍在地方史册中诉说着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义和团”遇洋枪受挫,巧设伏“两狼沟”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