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它是湿气的“死对头”,入冬后每周吃1次,祛湿健脾,补气又养血

冬天一到,是不是总觉得身体沉沉的,手脚冰凉,好像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缠”住了?早上起床困难,仿佛被床铺“绑架”;饭后容易腹胀,整个人懒洋洋的不想动——别怀疑,这很可能就是湿气在作怪!

别急,今天我要跟你分享一个藏在厨房里的“祛湿高手”,它不是什么名贵药材,而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赤红豆。

说起赤红豆,很多人会想到甜甜的红豆沙或者糯糯的红豆饭,但其实它不仅是美味食材,更是养生好帮手。古人称它为“心之谷”,认为它能养心补血,健脾胃、消水肿。现代营养学也发现,赤红豆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铁质,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

小小一颗红豆,竟然是湿气的“死对头”!

为什么冬天更要吃赤红豆呢?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往往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运动量也减少,这都会导致湿气在体内积聚。而赤红豆性平味甘,正好能健脾祛湿,又不会太过寒凉,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我闺蜜,以前每到冬天就手脚冰凉,脸上还容易浮肿。后来听了一位老中医的建议,开始每周吃一次赤红豆膳食,连续一个月后,她惊喜地发现早晨起床不再那么困难,脸上的浮肿也消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她说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接下来,就分享两道简单易做的赤红豆美食,厨房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第一款:暖心赤红豆粥

这款粥是我家秋冬季常备早餐,每周至少会煮一次。煮好的红豆粥香气扑鼻,红豆煮得烂烂的,入口即化,一碗下肚,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暖和起来。

做法非常简单:准备赤红豆50克,大米30克,红枣5颗,冰糖适量(也可不放,享受红豆本身的清甜)。提前将赤红豆浸泡4小时以上(如果时间紧,也可以用热水浸泡1小时),这样煮的时候更容易烂。

然后将泡好的赤红豆和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看到红豆开始“开花”时,加入去核的红枣和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喜欢稠一点的可以多煮一会儿,喜欢稀一点的可以多加些水。

这碗粥最适合寒冷的早晨,热乎乎地喝上一碗,既能补充能量,又能悄悄赶走体内的湿气。

第二款:香甜赤红豆糕

如果吃腻了粥品,不妨试试这款中式甜品。赤红豆糕口感绵密,甜而不腻,既能当下午茶,也能作为餐后甜点。

需要准备:赤红豆200克,糯米粉100克,粘米粉50克,白糖适量,植物油少许。同样需要提前将赤红豆浸泡4小时以上,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煮至软烂,捞起沥干水分备用。

将糯米粉、粘米粉和白糖混合均匀,加入煮好的赤红豆,慢慢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成稠糊状。取一个容器,内壁抹上一层薄油,倒入调好的红豆糊,放入蒸锅大火蒸30分钟即可。

放凉后切块食用,口感更佳。这款红豆糕保留了赤红豆的颗粒感,吃起来更有层次感。自己做的红豆糕不会太甜,更能品尝到食材原本的香味。

其实,养生不一定非要吃稀奇古怪的东西,很多时候,最有效的食材就在我们身边。赤红豆价格亲民,随处可买,却能帮助我们调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我家现在每周都会吃一次赤红豆,有时煮粥,有时做糕点,偶尔还会用它来炖汤。慢慢地,这已经成了我们家冬季的一个小仪式。食物不仅是填饱肚子的东西,更是连接身体与自然的纽带。

很多人总认为养生很复杂,需要记住各种禁忌和配方。其实恰恰相反,最好的养生就是顺应自然,吃当季食材,用最传统的烹调方法。就像这赤红豆,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占据一席之地,不是没有道理的。

冬天是收藏的季节,也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机。每周花一点时间,为自己和家人煮一锅红豆粥或蒸一盘红豆糕,既温暖了胃,也滋养了身体。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身体发出的信号。当你感觉身体沉重、精神不振时,不妨静下心来,煮一锅赤红豆粥,慢慢品尝,感受食物带来的治愈力。

食物有情感,有记忆,有温度,这才是中国人饮食智慧的精髓所在。

这个冬天,你打算怎么吃赤红豆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独家做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它是湿气的“死对头”,入冬后每周吃1次,祛湿健脾,补气又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