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首个全国科普月,近日,“强筋健骨康寿延年-中西医结合防治康一体化老年骨病科普活动”在上海举行,《老年骨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手册》在会上发布,对老年人科学补钙提出实用可行的生活建议。
根据该手册,提倡科学补钙,食补为先。如何吃出“硬骨头”?以维生素D补充为例,医学专家称,这是一种重要维生素,它的核心工作是帮助身体吸收和利用钙,但纯天然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非常少。因此,推荐的策略是:优先选择“天然富含”和“强化添加”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充剂。
哪些食物富含维生素D?医生首先谈到多脂鱼类,这类鱼不仅天然富含维生素D,还富含对心脏和大脑有益的Omega-3脂肪酸。老年人可尝试每周吃2至3次鱼,其中至少有一次是多脂鱼类,烹饪方式优先选择清蒸、煮汤,避免油炸,以保留营养且易于消化。常见的多脂鱼类包括三文鱼、金枪鱼、鲭鱼(青花鱼)、沙丁鱼、鳗鱼。
此外,可适量食用动物肝脏,牛肝、鸡肝等含有一定的维生素D和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A)、矿物质。但要注意,肝脏胆固醇含量较高,每月食用1至2次、每次不超过50克(一两)为宜。值得一提的是,维生素D还存在于蛋黄中,医生直言,每天吃一个完整的鸡蛋是非常健康的选择。担心胆固醇的老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该手册由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董健教授倡议指导,组织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院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专家编写而成,从饮食营养、科学运动、日常生活预防等多方面,希望全方位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下,老年人的健康成为社会焦点。骨骼健康是老年人幸福晚年的重要基石。董健表示,本次科普活动是响应首个全国科普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的号召开展的社会需要、老年群众喜欢、服务面广的科普活动,希望进一步增强老年人对骨健康相关疾病的知晓率和预防保健意识。
作为本次活动承办方,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常务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孙湛教授表示,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是助力上海市政府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三级综合医院,在老年相关疾病的科普、诊治、示范推广方面将结合优势学科群,为患者提供全面和优良的医疗服务。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工作处、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指导,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主办。由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骨科、伤科、康复科、老年科等十余名专家带来科普讲座与现场一对一义诊。对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现场开通绿色通道,协助登记办理住院,减少老年患者的就诊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