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疏调养生谈》24节气之处暑养生

处暑一般在每年公历的 8 月 22 日至 24 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阳光的热力减弱,副热带高压开始退却,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也随之逐步下降。盛夏的酷热已近尾声,但南方局部地区仍可能出现“秋老虎”的回暖天气。整体气候特征为白天仍有余热,早晚则凉意渐显,空气也偏干燥。

1,调整作息:早睡早起

处暑时节,天地间的阳气逐渐收敛,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转入内守。生活作息应顺应这种变化,适当早睡以养护收敛的阳气,早起则能帮助肺气舒展,避免闭塞过度。

2,随时注意增减衣物

气温在昼夜之间差异明显,衣着要灵活调整。白天若仍炎热,可适度“秋冻”,不要急于添衣,以免阻碍阳气的收敛。但夜间凉意较重时,应当注意加衣保暖,尤其是外出或睡眠时,需护好腹部,关好门窗,避免寒邪入侵。

3,预防秋燥

处暑以后,天气转凉但空气干燥,极易出现“秋燥”问题。

秋燥可分为两类:

温燥:多发生在初秋炎热或久旱少雨的时段。

凉燥:常见于深秋气候转凉的时候。

其常见表现有皮肤干裂、咽喉干痒、津液不足、咳嗽甚至肺部受损。预防上应多补水、多食新鲜多汁的水果和蔬菜,适当喝些流食粥汤,既能补充水分,也能增进营养。同时要少食辛辣、燥热及烧烤类食物,以免助长燥邪。

4,饮食调养:清润养肺

处暑是由暑转凉的过渡阶段,气候忽冷忽热,最易损伤肺部,因此饮食应以养肺润燥为主。可多选以下食材:

百合:性味微凉,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合慢性咳嗽、口干口臭及心悸失眠人群。但胃寒者应少量食用。

芹菜:具有清热平肝、利湿祛风、降压安神等多种功效,既能润肺止咳,又可帮助清肠通便。

荸荠:质地脆嫩多汁,富含磷元素,有助于促进代谢,维持酸碱平衡,性凉解毒,适合秋季食用。

梨:素有“天然润肺果”之称,能清热去火、滋阴润燥,是防治秋燥、缓解呼吸道不适的佳品,建议处暑时节常吃。

总结

处暑是夏秋交替的重要节点,养生要点在于:起居顺应节气变化,饮食以清润养肺为主,衣着注意昼夜温差,日常多补水防秋燥。如此才能平稳度过炎热与凉爽交替的时段,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疏调养生谈》24节气之处暑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