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中医刘秋峰:阳气一升,脾胃寒湿自然消!教你3种升阳方法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阳气不足,脾胃易受寒湿困扰,导致运化功能减弱,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身体困重等症状。而阳气充沛,则能温煦中焦,驱散寒湿,恢复脾胃正常功能。

把人体比作大自然,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如果阳光不足,大地就会潮湿寒冷,万物难以生长;一旦阳光充沛,土地自然温暖干燥,生机盎然。

2种常见阳气不足伴寒湿的表现:

情况1:脾胃虚寒

多因饮食生冷、过度劳累或久病耗伤阳气所致。常见腹部冷痛、喜温喜按、食欲减退、大便稀溏、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情况2:寒湿困脾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过食肥甘厚味,导致湿邪内停,损伤脾阳。常见头身困重、口中黏腻、脘腹胀满、大便黏滞、舌苔白腻。

如何升阳祛湿?可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一、自主调理,从生活入手

饮食温阳:适当摄入温热性食物,如生姜、葱、蒜、花椒、南瓜、羊肉等,避免生冷、油腻、甜腻之物。可常饮姜枣茶,有助于温中散寒。

作息有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尤其子时(23:00-1:00)应进入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

适度运动: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运动,助气血流通,阳气升发。早晨是阳气初生之时,适宜轻度活动。

二、中医调理,温阳化湿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可采用温中健脾、化湿和胃的治法。常用思路包括温补脾肾之阳、燥湿化痰、行气利水等,根据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三、外治法,助阳生发

艾灸:通过灸关元、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温通经络、驱散寒湿。

穴位按摩:经常按揉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位,能健脾温阳。

拔罐:背部膀胱经拔罐可祛风散寒、行气活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中医刘秋峰:阳气一升,脾胃寒湿自然消!教你3种升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