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帮忙做完家务,满怀期待地望向你,却因为没有立刻得到表扬而撅起嘴、闹起小情绪时,我们心里总会咯噔一下。这并非孩子不懂事,而是他们正在学习如何与世界互动。作为父母,我们既希望孩子乐于助人,又担心他们过度依赖他人的赞美。此时,引导孩子发现“内在成就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内在成就感,是孩子内心深处因完成一件事而自然产生的满足感。它不依赖于外界的掌声或奖励,而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与自豪。这种力量能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即使没有鲜花与掌声,也能保持热情与坚持。
要帮助孩子建立内在成就感,可以从日常小事入手。当孩子帮忙摆放碗筷、收拾玩具后,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直接表扬的方式,转而用描述性的语言反馈:“看,因为你帮忙,我们的餐桌变得整整齐齐,大家吃饭更方便了。”这样的话让孩子关注到自己的行动带来的具体影响,从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我们还可以在孩子完成任务后,引导他们关注自身的感受。可以轻轻问一句:“宝贝,自己独立完成这件事,是不是觉得很开心?”这样的提问能帮助孩子将注意力从外部认可转向内心体验,慢慢体会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游戏也是很好的方式,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比如“看看谁能想出最多整理书架的方法”,重点强调过程中的趣味与创意,而非结果的好坏。让孩子在尝试中感受思考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快感。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孩子的榜样。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完成工作或解决难题后的愉快心情,让孩子明白,自我满足感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