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早晚的风越来越凉,早上起床总觉得口干舌燥,偶尔还会干咳几声;吃点东西就觉得胃里胀胀的,稍微吹点风就容易没精神 —— 这都是秋燥和气温变化在 “折腾” 身体。老辈人常说 “秋天补得好,冬天少烦恼”,中医也有 “秋天吃 6 宝,冬天不烦恼” 的说法,这 6 种食材不仅能帮着缓解秋燥,还能给身体 “攒力气”,为过冬做准备。今天就把这 6 种 “秋补好物” 整理出来,做法家常还好吃,快给家人安排上!
第一宝:菜花 —— 脆嫩清润,秋燥干咳少
菜花还有个名字叫花菜,菜市场里常见的有白色和嫩黄色两种,不管哪种,吃起来都脆嫩爽口。它里面满是维生素 C 和膳食纤维,这两种营养刚好能应对秋天的需求 —— 维生素 C 帮着增强身体抵抗力,膳食纤维则能让消化更顺畅。
在中医看来,菜花是帮着清热润肺、减轻秋燥困扰的好食材。秋天总觉得喉咙干、偶尔干咳的人,多吃菜花准没错。做菜花有个小技巧:别直接炒,先在开水里焯 30 秒,捞出来过遍凉水,这样能去掉菜花的涩味,还能保留脆嫩的口感。不管拌点生抽和香油当凉菜,还是和肉片、胡萝卜一起炒,都好吃不塞牙;要是家里有孩子,把菜花切碎和鸡蛋一起炒成蛋碎,孩子也能多吃半碗饭。
第二宝:萝卜 —— 微甜养脾胃,抵抗力悄悄涨
萝卜是秋天的 “平价补物”,不管是白萝卜、青萝卜,秋天吃都合适。它吃起来带点自然的微甜,性子偏凉,既能帮着清热润肺,缓解喉咙干的毛病,又能调理脾胃,就算秋天吃多了油腻食物,吃点萝卜也能让胃舒服不少。
而且萝卜里的维生素 C 和纤维素含量特别足,不光能改善肠道健康,还能帮身体筑牢抵抗力。秋天早晚温差大,偶尔受凉没精神,吃点萝卜就能帮身体添点热能。萝卜的吃法也多:喜欢清爽的,就把萝卜切成薄片,蘸点甜面酱生吃,脆爽解腻;想喝口热的,就用萝卜炖排骨汤,萝卜吸满肉汤的鲜味儿,软烂入味;就算简单炒个萝卜丝,加少许醋提鲜,也能吃得满足。
第三宝:山药 —— 绵密养人,胃舒服少咳嗽
山药也叫淮山,在滋补食材里有 “百草之长” 的说法,很多人秋天养生都离不开它。它性子温和,既能帮着补脾胃,秋天吃多了东西胃里不舒服,喝碗山药粥就觉得暖暖的;又能润肺止咳,要是总觉得嗓子痒、偶尔咳嗽,多吃山药也能缓解。
山药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很丰富,常吃能帮着增强体力,提高身体对抗疾病的能力。做山药不用复杂调味,保留原味最养人:把山药去皮切片,和大米一起煮成粥,煮到山药软烂、粥变黏稠,不用加糖就有淡淡的甜;或者把山药切丝,和青椒、木耳一起炒,脆嫩中带着绵密,老人小孩都爱吃;要是想做甜点,蒸好的山药压成泥,拌点牛奶和蜂蜜,健康又解馋。
第四宝:芋头 —— 粉糯润燥,消化不费劲
芋头是秋天的时令淀粉类食材,吃起来粉糯香甜,不管蒸着吃还是煮着吃,都特别顶饿。它性子平和,能帮着滋养身体、缓解秋燥带来的干燥感,还能促进肠道蠕动,秋天容易便秘的人,多吃芋头就能轻松不少。
芋头里的膳食纤维很丰富,消化功能弱的人吃也没负担,还能帮着调节体内湿气,让身体更清爽。做芋头的方法特别简单:把芋头去皮切块,直接上锅蒸 20 分钟,熟了之后蘸点白糖,粉糯香甜;或者把芋头和排骨一起炖,芋头吸满肉香,入口即化;要是家里有烤箱,把芋头切开刷点黄油,烤到外皮焦脆,里面绵密,比零食还好吃。
第五宝:板栗 —— 香甜暖身,力气悄悄添
板栗是秋天的 “暖身小零食”,刚煮好的板栗剥壳就能吃,香甜软糯,吃几颗就觉得身子暖暖的。中医认为板栗性子偏温,能帮着温暖身体、养护肾气,秋天出门吹风觉得冷,吃几颗板栗就舒服多了。
而且板栗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很高,能快速给身体添体力,早上没胃口,煮碗板栗粥,既有营养又顶饿;要是想做硬菜,用板栗炖猪肉,板栗吸满肉香,猪肉软烂不柴,全家都爱吃。不过要注意,板栗虽好但别多吃,一次吃 5-6 颗就行,吃多了容易胀气。
第六宝:芹菜 —— 清爽降火,肠道变干净
芹菜不管是嫩茎还是叶子,都藏着不少营养:维生素 C、胡萝卜素、钙含量都很丰富,秋天容易上火的人,多吃芹菜就能帮着清热降火,缓解牙龈肿、口干的毛病。
芹菜里的纤维素也很突出,能促进肠道蠕动,帮着排出体内的废物,让肠道更干净。芹菜的吃法也灵活:喜欢生吃的,把芹菜切成段,蘸点黄豆酱,清爽解腻;想炒菜的,用芹菜炒香干、炒肉丝,咸香下饭;要是家里有人不爱吃芹菜的味道,把芹菜切碎和鸡蛋一起摊成饼,淡淡的香味也能让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