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年过六旬,平时身体硬朗,就是嗓子总感觉像卡了根鱼刺,咳嗽也不带喘气的,连着两个月,含片吃了一把又一把。结果一查肺CT,竟然发现了早期肺癌。“我明明嗓子不舒服,怎么查出来是肺有问题?”这不是她一人的疑惑。很多肺部问题,第一声警报,往往不是肺,而是喉咙。
肺和喉咙,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其实关系亲密得像邻居。肺出点事,气流改变、炎症蔓延、神经牵连,统统可能影响到上呼吸道。中国肺癌筛查指南指出,早期肺癌约有47%会表现为声音嘶哑或咽部异物感。这类“假装自己是小毛病”的症状,最容易被忽视,错过黄金发现期。
王叔是个老烟民,咳嗽成了生活背景音。去年秋天,他开始觉得说话时喉咙发紧,声音像唱完KTV第二天那样沙哑。以为是感冒,谁知三个月后,持续低烧、咯血,肺部CT一做,肿块已经五厘米。
“早知道早点查CT,哪还用住院化疗!”他说这话时,眼角都红了。肺癌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早就通过这些小信号亮过黄灯,只是我们没看懂。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下五种“喉咙异常”,可千万别硬扛:声音嘶哑超过两周、咽喉干痒但无感冒迹象、总感觉喉咙里“有东西”、频繁清嗓、咳痰带血。这些不是“上火”这么简单,尤其是中老年人、吸烟者、长期接触粉尘或油烟的人,更是高危人群。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指出,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超过83万例,死亡人数高达71万。其中,早期发现率不足20%。换句话说,等到出现典型胸痛、气短、咳血,大概率已经进入中晚期。肺CT筛查,就像给身体装了个透视镜,能在“敌人”还没动刀之前先发现它的影子。
有些人觉得,CT贵、麻烦、怕辐射,其实现在低剂量肺CT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一次检查的辐射量甚至低于一次跨省高铁旅程。更关键的是,它能在几毫米的结节阶段就“揪出”问题,早期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这和摇号买车中签差不多,是命运给的一次重启机会。
赵老师是我的邻居,退休后天天跳广场舞,去年她因为咽干失眠去医院开点中药,医生建议她顺便拍个肺CT。结果发现一个8毫米的结节,手术后完全康复。她说:“我这条命,是那次‘顺便’捡回来的。”有时候,健康就是看你愿不愿意多走一步。
不怕你啥都不懂,就怕你“懂”得太多。很多人喜欢在网上查“喉咙异物感是不是癌”,看着看着就决定“多喝水、多休息”。问题是,水不能冲掉肿瘤,休息也不代表病会自己好。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不是等你方便的时候才需要你重视的。
肺部病变的“伪装术”堪比谍战片,但喉咙往往是它最先露出的马脚。如果喉咙总是“不对劲”,不是你多疑,而是肺在“喊救命”。别让“早知道”变成“来不及”,一次肺CT,可能改变的是你下半生的轨迹。
CT筛查不是多余,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咽喉不适、持续咳嗽、痰中带血、声音改变,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问题,背后可能藏着“大风大浪”。不怕查出病,就怕查得晚。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中国肺癌早诊早治指南(2021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中国肺癌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
3. 《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第102卷第10期《肺部结节影像学筛查与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4.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临床案例汇编(202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