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生活中常为“怎样做”出现小纠结,健康专家一一为您科学破解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有很多“小纠结”的时刻。比如,早起先刷牙还是先吃早饭?洗澡时先洗头还是先洗脸?用餐时先喝汤还是后喝汤?剩饭剩菜是趁热放冰箱还是等凉再放进去?这些小纠结有些完全是个人喜好,无伤大雅。但有些则涉及一些知识误区,做不对可能会为健康“埋雷”。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大家生活中时常会碰到的“小纠结”。

【起床后】叠被子 or 不叠被子?

正解:先平铺被子

人睡着时会排汗,被子或多或少会有些潮气。如果起床马上叠被,部分水分难以蒸发,螨虫在潮湿环境中会快速繁殖引起皮肤过敏等。

正确做法是把被子平铺在床上,而且最好是把被子翻过来让接触身体的一面朝上,开窗通风晾半小时后,再叠好。

【起床后】先吃早饭 or 先刷牙?

正解:视头一天晚上是否认真刷牙而定

如果头一天晚上好好刷牙了,第二天起床后可以先用温水漱个口,吃完早餐再刷牙。不过若是吃了酸性食物(比如醋、柠檬汁等),建议先不忙着立即刷牙,漱漱口把口腔的pH值调回中性再刷。如果头一天晚上没有好好刷牙,甚至没刷牙,建议刷完牙再吃饭,饭后认真漱口。

提倡早晚各刷一次牙。刷牙是为了清除牙菌斑和软垢,牙菌斑是口腔细菌为了生存分泌出来的一种物质,它形成速度很快,刚清洁过的牙面在数分钟内就可形成新的一波。一般来说,12小时菌斑初步发育成熟(所以一天要刷2次),10至30天达到高峰。软垢是食物残渣和细菌的混合物,松软地沉积在牙缝、牙颈等各种犄角旮旯的地方,刷牙或漱口即可去除(所以提倡勤漱口、大力漱口)。

【牙膏】沾水 or 不沾水?

正解:特殊功效牙膏最好不沾

一般牙膏沾不沾水对于刷牙效果没有实质影响,沾水后泡沫更丰富,如果这样让你感觉能刷牙时间更久(2至3分钟),那就沾水。

不过,使用一些具有脱敏、美白等特殊功效的牙膏时,建议不沾水,挤在牙刷上后直接刷牙,并保证充足的刷牙时间。如果这类牙膏沾了水再刷牙,会使其中的特殊成分因遇水而过快分解释放,降低使用功效和作用。

【刷牙】横着刷 or 竖着刷?

正解:斜45度颤动刷

横着刷太用力容易造成牙齿楔形缺损,竖着刷用力过度可能损伤牙龈。推荐的刷牙方法应将刷毛斜45度放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水平颤动5次左右,再转动刷柄拂刷牙面。以此方式刷完每一颗牙的每一面(正面、背面、咬合面)。

【用餐顺序】先吃饭 or 先喝汤?

正解:餐前少量喝点汤

餐前喝几口汤,可以湿润口腔、食道,同时“唤醒”我们的胃,令肠胃积极投入到消化吸收食物的工作之中。民间也有“饭前先喝汤,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如果上桌就“干”吃,胃里满满的都是干货、硬货,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但如果餐前喝太多的汤,则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和吸收。此外,餐后也不宜喝太多的汤,本来已经吃饱了,又灌很多汤进去,胃被撑得很大,蠕动减弱,也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充分分解和吸收,并加重胃的负担。

【剩饭剩菜】趁热放冰箱 or 晾凉放冰箱?

正解:趁热放冰箱

当食物温度低于60℃的时候,就容易滋生细菌,而且温暖的环境必然加速细菌的生长速度。热菜晾凉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其实已经开始滋生大量细菌了,再次食用就会有健康风险。所以应趁热将多余的饭菜放进冰箱。

当然最好是根据人数和食量做饭菜,不要图省事一次做出几餐的量,下次加热再吃。食物还是新鲜烹制、现做现吃更有利于健康。

记住,热饭热菜放入冰箱“更容易变坏”这种说法并不对。这么做也不会损坏冰箱,因为冰箱没那么脆弱。

【舌苔】刮 or 不刮?

正解:可以不刮

正常人舌头上都会有一层舌苔。中医讲正常的舌苔是“薄白苔”,即舌头表面应该有一层均匀的、薄薄的、白色的舌苔,无需特殊处理。

不过,如果打算找中医看病或调理身体时,就医前就还要刮掉舌苔。舌头是反映身体状况的“一面镜子”,看舌是中医看病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判断依据,舌头上是否有舌苔,舌苔厚、腻程度和或分布形态如何,或颜色是发黄发黑,浓淡程度怎样等,均能提示一些有关健康状态的信息。

平时有刮舌苔或刷舌头的习惯,也没什么不对。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舌苔厚到需要刮掉或刷掉,说明身体还是有一定问题的,所以,最好先看看中医,再听从医生建议进行调理。

【洗澡】先洗头 or 先洗脸?

正解:差别真不大

有人说先洗脸是因为温度高毛孔张开,洗脸晚的话脏东西容易堵塞毛孔。但这个理由换成先洗头似乎也成立。其实洗澡时间不要太久,10至15分钟就行,这点时间里先洗哪儿都差别不大,按自己的习惯顺序并无大碍。

【剪指甲】剪成圆形 or 剪成方形?

正解:稍微方一点好

指甲如果剪得太圆太短,两侧新长出的指甲可能会被手指上的肉包裹住,严重时可形成嵌甲性甲沟炎。所以手指甲剪得稍微方一点,磨去棱角变成类似椭圆就好,确保两侧指甲有充分往外生长的空间而不嵌进肉里。

【上厕所】蹲便好 or 坐便好?

正解:坐便,并把脚垫高

坐便时如果身体直立,一条叫耻骨直肠肌的肌肉会“勒住”直肠,不便于大便顺利排下。而蹲便的姿势可以使直肠解放出来,使得排便变得顺畅一些,但蹲便对于年长者、腰肌劳损和腰椎病痛患者以及腿脚不好的人来说有些难度。 所以平时在家最好能坐便,并在脚下放一个垫脚的小凳子或小架子,高度根据自己的适应性,在10厘米到30厘米间均可,就能既综合了单纯蹲便和单纯坐便的长处,又解决了它们各自带来的问题和“短板”。

【擦屁屁】从前往后 or 从后往前?

正解:女士从前往后擦

女性如果从后往前擦拭,卫生纸容易将肛门的细菌带入尿道、阴道而引起感染,增加炎症等疾病风险。对男士而言就无所谓了,擦干净就行。不过,最好在擦完后再用清水进行清洗,但要注意,清洗时应先洗净外生殖器,再清洁肛门。

【内裤袜子】一起洗 or 分开洗?

正解:最好分开洗

穿过的袜子上主要有水分、盐分、乳酸、尿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老旧角质等,脚臭的人可能还有白癣菌等真菌及一些臭味代谢物。如果清洁不彻底或晾晒时间不足,很难保证袜子上不残留细菌或真菌。如果内裤和袜子放在一起洗涤,极容易造成脚上的细菌或真菌通过内裤感染到脆弱的生殖器。这一点男女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感染。所以,确保健康的做法是,袜子应该单独搓洗,不要与衣裤特别是内衣裤混合在一起洗。

【跑步】前脚掌着地 or 足跟着地?

正解:自己怎样舒服就怎样做

严格讲,前脚掌着地对膝关节的压力更小。但非专业运动员的普通跑步健身者,不必过于在意,如果跑步速度快就前脚掌着地,不够快用足跟先着地也可以,只要自己舒服,运动后没有不适或伤痛就行。

关键要做到,身体稍前倾,脚轻轻落地,而不是“硬着陆”用足底“砸”地面。

【扭伤后】冷敷 or 热敷?

正解:先冷后热

扭伤或崴脚之初,如果肿胀疼痛严重,要先冷敷,可以消肿止痛,同时可把患肢抬高并绷带包扎。48小时后,可换成热敷,能起到活血散瘀的效果。

来源:北青网 实习编辑 荣福泉

“岁月华章”银发风采展示

来源:大众卫生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生活中常为“怎样做”出现小纠结,健康专家一一为您科学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