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季节变换、熬夜劳累后,你的皮肤是否就开始闹情绪,干燥、脱屑、剧痒,甚至出现苔藓样的肥厚斑块?这可能是慢性湿疹在作祟。
湿疹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皮肤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认为,湿疹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中医将湿疹称为"湿疮",但其病机复杂,尤其是在慢性阶段。
"急性期多为湿热浸淫,皮肤表现为红斑、水疱、渗液,像夏天的梅雨天,潮湿又炎热;而慢性期则多为血虚风燥,皮肤变得干燥、肥厚、脱屑,像秋天的土地,干旱缺水又刮风。"
陈主任强调,很多患者之所以常年不愈,是因为疾病长期消耗阴血,导致皮肤失去濡养,血虚则生风,风动则痒。此时单用清热燥湿之品反而会加重血虚,必须采用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治疗法则。
湿疹反复发作中医怎么治疗?
针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血虚风燥型皮肤病,陈顺涛主任重点推荐了中医经典方剂——当归饮子。此方源自《济生方》,是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的代表方。
当归饮子由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甘草组成,具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的功效。
君药(核心):当归、生地、白芍、川芎——这四味药组成了著名的"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组合,能从根源上滋润干燥的皮肤。
臣药(辅助):黄芪益气固表,增强皮肤抵抗力;何首乌补益精血,强化滋阴润燥之功。
佐使药(协同):荆芥、防风、白蒺藜——祛风止痒的良药,直接针对"痒"的症状;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妙用:如瘙痒剧烈加乌梢蛇、全蝎;睡眠差加酸枣仁、夜交藤;皮肤肥厚加丹参、鸡血藤。
综合调理,效果更佳持久
陈主任指出,内服中药的同时,若配合以下方法,效果会更理想。
中药外洗:用苦参、黄柏、地肤子等煎汤外洗,可直接缓解瘙痒。
药膏外用:选用温和的润肤膏和中药药膏保持皮肤湿润。
饮食调理:忌食辛辣发物,多吃富含津液的食物如银耳、百合。
生活调摄:避免过度洗浴和使用碱性强的皂液,减少皮肤刺激。
医案
患者:王女士,36岁。
主诉:双上肢、小腿湿疹反复发作5年余,近半年加重。皮损处皮肤干燥、肥厚,色暗,瘙痒剧烈,夜间尤甚,影响睡眠。
初诊:患者皮损处皮肤粗糙如革,多处抓痕和血痂,舌淡苔薄,脉细弦。
诊断: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
内治: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5g,生地20g,白芍12g,川芎10g,黄芪15g,制首乌15g,荆芥10g,防风10g,白蒺藜12g,乌梢蛇10g,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2吃服用。
外治:配合中药外用洗剂(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煎水外洗),并嘱其每日涂抹保湿霜。
二诊:服药7剂后,患者诉瘙痒明显减轻,夜间已能安睡。调整药方继服14剂。
结果:诸症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