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变脆(骨质疏松)
常被称为“无声的流行病”
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略
经常性导致骨折和摔倒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康复医院院长孙银娣提醒
随着年龄的增长
如出现下列6种情况
说明你的骨头太脆了
图片来源:微博热搜截图
骨头变脆不是突然发生的,身体早有信号,当身体出现以下6种信号时,提示骨量已显著流失,需高度警惕:
1.身高缩短≥3cm
个子悄悄变矮,比年轻时缩了两三厘米还没在意,脊柱椎体因骨质疏松发生压缩变形,导致身高明显降低,常伴随驼背。其实,患骨质疏松的人群,在身高明显变矮前,全身上下就已经开始通过疼痛“预警”了,孙银娣表示,临床中有不少患者因疼痛前来就诊,但很多人很少会把疼痛与骨质疏松联系在一起。
2.轻微外力引发骨折
咳嗽、打喷嚏、跌倒时用手撑地等轻微外力即导致骨折,常见手腕、髋部、脊柱,称为“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典型的表现。
3.持续性腰背疼痛
久坐、久站后腰背酸痛加剧,平躺可缓解,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如夜间或翻身时疼痛尤其明显,提示椎体骨量流失刺激神经。
4.牙齿松动与牙龈萎缩
牙齿松动脱落变频繁,牙龈没毛病但牙越来越“脆”,60岁以上人群若3年内掉牙≥5颗需警惕。
5.频繁抽筋与肌肉痉挛
夜间小腿抽筋,因血钙不足引发肌肉异常收缩,同时维生素D缺乏会加剧钙吸收障碍。
①半夜痛:骨质疏松常伴有骨骼系统畸形,会引发疼痛,常发生于后半夜或凌晨,难以确定具体位置。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全身痛,临床常建议进行骨密度相关检查。
②腰背痛: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结构会发生明显病变,即使是轻微外力就可能引发损伤,尤其是负重较大的腰背部、活动较多的肩颈部,是患者经常疼痛的部位,活动时会加重。
③翻身痛:骨质“松散”后,骨骼形状可发生细微改变,周围肌肉难免会受影响,引发疼痛。
6.指甲变薄易断裂
表明胶原蛋白和钙不足,意味着骨骼质量在下降,指甲与骨骼共享胶原蛋白资源,频繁分层断裂反映骨胶原流失。
高风险人群更需警惕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骤减致骨流失加速,50岁以上女性超50%存在骨量异常。
长期不良习惯者:日均咖啡超过4杯、高盐饮食、缺乏日晒或运动。
年轻群体隐患:久坐办公族腰椎骨密度异常达44%,日常过度防晒,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可能是骨质疏松在靠近。尤其中老年人、绝经后女性别忽视,早补维D、多晒太阳、适度运动,才能给骨头“加把劲”。
及时就医指征
若出现≥2项症状或已发生脆性骨折,需尽早就诊。
最后孙银娣提醒:“疼痛是骨量流失的早期语言”,骨质疏松在身高明显变矮前,已通过全身疼痛发出预警,但多数人误认为疲劳或劳损。
骨骼健康如同储蓄
30岁前多“存”骨量年老时才不易“破产”症状是身体的求救信号早发现早干预要避免人生因一次跌倒而坍塌
专
家
介
绍
孙银娣
陕西省名中医、西安市红会医院康复医院首任院长、原疼痛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名中医,国医师承导师,陕西省“三秦人才”。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筋膜分会副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学装备学会骨与软组织修复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省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30余项学术团体职务。
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数十篇,SCI收录8篇,主编及参编骨科专著11部,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科室介绍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外科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以疗效为核心”双心理念,应用中药内服、外用、针刺、推拿、艾灸等中医疗法;神经阻滞、微创射频消融、椎间孔镜等临床治疗手段,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中低频脉冲治疗仪、射频治疗仪、臭氧治疗仪器、内热针治疗仪、深层肌肉刺激仪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疼痛康复专业设备。集传统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治疗为一体,为各类急慢性疼痛、骨伤康复、脑中风后肢体疼痛等疾病解除疼痛困扰。
诊疗范围:
1.头、面、颈、肩、腰腿疼痛,如偏头痛、颈椎病及其引起的眩晕头痛等、肩周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带状疱疹、关节炎、关节损伤后疼痛、跟痛症等;
2.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3.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
4.各类脑血管疾病后偏侧肢体疼痛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