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直肠癌属于“肠蕈”“脏毒”“锁肛痔”等范畴,其发病与正气虚损、邪毒入侵密切相关。浙江肿瘤科朱勤主任指出,正气不足是内因,情志失调、饮食不洁或外感毒邪为外因,内外合邪导致气血瘀滞、毒邪蕴结肠道,最终恶变成疾。若未及时诊治,正气进一步亏虚,可进展至脾肾两虚、阴阳双亏的晚期阶段,预后较差。
早期症状需警惕:
直肠癌早期症状隐匿,但身体会发出“预警信号”,朱勤主任强调以下表现需高度重视:
1、排便习惯改变:约68%病患首发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伴随里急后重感(排便后仍有坠胀感),中医认为这是湿热下注、肠道气机失调的表现。
2、粪便形态异常:肿瘤占据肠腔时,粪便受挤压变细,呈扁带状或表面有沟槽,持续两周以上需肠镜排查。
3、腹部隐痛与肠鸣:下腹钝痛或坠胀感,进食后加重,休息缓解,伴随肠鸣音亢进,中医称为“肠风”,多因气机阻滞、浊邪内聚。
4、异常消瘦与气色差:半年内体重下降超5%,面色萎黄或晦暗,鼻翼两侧青灰,提示脾气亏虚、肿瘤消耗精微物质。
朱勤主任提醒,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伴随便血、贫血、腹部肿块等,需立即就医。中医强调“司外揣内”,通过舌诊、脉诊结合症状辨证,但确诊仍需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早期直肠癌治 愈率高,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