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调养】专注儿童健康调养,调理儿童体质,结合传统小儿推拿技术,通过简单易学的手法和视频,让家长轻松掌握育儿技巧,提升免疫力,“手”护孩子每一天。
本期作者
秋季主燥,为六气主令之一。燥邪易侵袭肺部,伤津液,这时节若是感冒,外邪与燥相结合,就可出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干口干、干咳无痰或咳痰少、痰粘稠难咳出等表证兼“干燥”的表现。
秋燥的区别
秋燥有内外之别,温凉之分,分为温燥与凉燥,外感与内伤。温燥的本质是风+燥+热,为风温挟燥;凉燥的本质是风+燥+寒,为风寒挟燥,共同侵犯人体。
温燥通常发生在初秋暑气还未消散,燥气初生的时侯。燥与暑热合而犯肺,影响肺的卫外、宣降、舒布津液等功能,导致气机、津液、水分流通受阻。因此,孩子常会表现出发热较重、怕冷不明显、有汗、干咳、口干、喜饮、咽痛、舌红苔薄黄等外感与“热”和“燥”并存的特征。
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临近冬季寒气渐生的时节,燥与寒气结合,便形成凉燥。孩子常会出现轻微发热、明显怕冷、头痛或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咽干口燥但不欲饮、干咳少痰等外感与“寒”和“燥”共见的症状。
若秋燥仅伤津液,不见恶寒、鼻塞等外感症状,仅见咽干口燥、干咳无痰、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干燥之象,是因为身体津液不足,以补充水分、养阴润燥为主。日常注意不要过多食用辛燥食物及汗出过多。
现时岭南天气仍然炎热又多雨多湿,湿热之气还在,秋季的燥气间夹其中,我们生活在这种燥湿混杂的环境中,就容易感受这两种邪气,出现燥邪犯肺、湿邪困脾之燥湿并见的证候。既可见咽干口燥、干咳无痰,同时又有头重、舌苔厚腻、胃口差、四肢困重、腹胀、大便粘腻溏稀等问题。
秋燥的儿推调理
秋季调理,我们需分辨温燥(风温挟燥)与凉燥(风寒挟燥);有没有表证,以区分内伤;是否挟着湿邪(苔腻、身重)。辨证明确,有针对性的应用推拿穴位,就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推拿建议
温燥: 头面四大手法、逆运内八卦、清肺经、清大肠经、清板门、揉二马、清天河水、揉涌泉。
凉燥: 推三关退六腑3:1、头面四大手法、逆运内八卦、清肺经、揉板门、揉二马、分推肩胛骨、捏脊。
内燥:清肺经、清大肠经、清板门、揉二马、取天河水、揉涌泉。
挟湿:加上清补脾经、揉阴陵泉。
开天门
【定位】: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往上直到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两个拇指或以中指为主、食指和无名指为辅,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推坎宫
【定位】:从眉头起至眉梢,呈一条直线,左右对称。
【操作】:用两个拇指从眉头同时向眉梢分推。
揉太阳
【定位】:在眉梢延长线与外眼角延长线连线交点后方凹陷处。
【操作】:用中指在这个穴位逆时针方向按揉。
揉耳后高骨
【定位】:在耳朵后方高骨下方的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在这个穴位上按揉。
逆运内八卦
【定位】: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到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画圆。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为主、食指或无名指为辅,逆时针画圆。
清肺经
【定位】:在无名指螺纹面。
【操作】:从指根向指尖直推。
清大肠
【定位】: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呈一条直线。
【操作】: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
揉板门
【定位】:在手掌大鱼际顶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大鱼际顶面按揉。
清板门
【定位】:在手掌大鱼际顶面。
【操作】:用拇指桡侧缘做由拇指根到腕横纹方向的来回推动。
揉二马
【定位】: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的凹陷处。
【操作】:在穴位上按揉。
清天河水
【定位】:在前臂内侧正中,从腕横纹到肘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面从腕横纹向肘横纹直推
取天河水
【定位】:在前臂内侧正中,从腕横纹到肘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面从肘横横纹向腕横纹直推。
清补脾
【定位】:在拇指的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缘置于小儿拇指桡侧缘,来回方向推
揉阴陵泉
【定位】:在膝下内侧,胫骨内髁下缘与胫骨内侧之凹陷中。
【操作】:取坐位,把拇指指腹按在阴陵泉处按揉,其余四指搭在小腿外侧。
揉涌泉
【定位】:在脚掌底部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凹陷中。
【操作】:在穴位上按揉。
团队介绍
团队长期从事小儿推拿等中医药技术的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及科普推广。吴大嵘教授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推拿专委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体质健康管理学会小儿推拿专委会主任委员。
团队包括4名成员,牵头主持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16项,协助参与研究项目3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学会及其他各级奖项;发布小儿推拿临床实践指南2部,发布地方标准2项,软件及著作权6项,专利授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含 SCI/EI 收录)90 余篇,其中单篇被引高达 2000 余次 (中文,基于 CNKI 数据库) ,参与编写多部《小儿推拿学》《实验推拿学》《循证医学》、《循证中医药》等国家规划教材,出版《24节气小儿推拿》等科普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