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立秋后最补的肉,不是牛肉和羊肉,而是这四种,润肺去燥身体棒

立秋后天气说变就变,早晚的风里带了凉意,可空气里的燥气却像没拧干的毛巾,擦得人喉咙发痒、皮肤发紧。这时候谁不想补补身子?可老一辈常说“秋补急不得”,牛肉羊肉性热,吃多了反而上火,那到底哪些肉才是立秋后的“进补王”?

要我说,立秋第一补非鸭子莫属。鸭子是水禽,天生带着凉性,正好能压一压秋燥的火。以前总觉得鸭子难处理,腥得厉害,可啤酒焖煮这法子一学,完全改观——啤酒的麦香钻进鸭肉里,把腥味全逼了出去,炖出来的肉嫩得能抿化,汤汁浓稠挂勺,浇在饭上能多扒两碗。

材料倒不复杂,半只鸭子、几片姜、几个八角香叶,再开一罐啤酒就行。做法也简单:热锅下油爆香姜片,鸭肉倒进去大火炒干水分,接着把八角香叶桂皮花椒全扔进去,撒点盐、生抽老抽调个色,连肉带料倒进高压锅,啤酒一倒,压12分钟。等气泄完,挑出香料,大火收收汁,那香味能从厨房飘到楼道里。

我上周刚给爸妈做了一回,老爸咬了口肉直咂嘴:“这鸭子咋比夏天吃的还香?”老妈说:“可不,秋后的鸭子养得肥,啤酒一焖,连皮都不腻!”确实,鸭肉里的脂肪被啤酒化解了,吃着软乎不黏嘴,滋阴润燥的劲儿,比喝多少秋梨膏都实在。

立秋后最让人嘴馋的,还得数大闸蟹。前阵子去菜市场,卖水产的老张拍着胸脯说:“现在的大闸蟹,黄满膏肥,再晚半个月可就过了最鲜的时候!”想想也是,大闸蟹性凉,秋天吃正好不上火,做成香辣味的,鲜辣过瘾,比清蒸更有烟火气。

处理大闸蟹得有点耐心:先拿刷子把壳刷得锃亮,对半切开后切口蘸点淀粉,下油锅煎定型,壳儿立马变得金红。另起锅爆香葱姜蒜、干辣椒,加块火锅底料炒化,那香味“腾”地就窜起来了。煎好的蟹倒进去翻炒,沿锅边倒一罐啤酒,加生抽、蚝油、白糖调个味,焖10分钟。最后撒把青红椒,大火收收汁,葱段一撒,盘子端上桌,蟹壳上挂着亮堂堂的酱汁,筷子一掰,黄膏直往外淌。

上周家庭聚餐做了这道菜,表弟连吃了三只,直喊“辣得痛快”。我妈却念叨:“小时候哪敢秋天吃螃蟹?现在倒说性凉正好。”其实老理儿也得跟着时节变,秋天燥得很,大闸蟹的凉性反而成了优势,鲜美的同时还能帮着祛燥,这才是应季的妙处。

带鱼算是我家秋日常客,便宜又好做。以前总觉得带鱼刺多,可秋天的带鱼肉厚刺软,红烧之后连小刺都酥了,老人小孩吃着都放心。更关键的是,带鱼是深海鱼,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足,秋天吃能滋阴养肺,比吃那些贵价补品实在多了。

wvl4.q88.store

lxno.88q.homes

xvtu.88q.homes

做法简单到新手也能上手:带鱼切段,用葱姜料酒腌20分钟去腥;调碗酱汁,生抽、老抽、香醋、蚝油、白糖一搅和;腌好的带鱼裹层淀粉,下油锅煎到两面金黄;锅留底油,爆香花椒、葱姜、小米辣,带鱼回锅,倒上酱汁和热水,小火焖10分钟。等汤汁收得浓稠,撒把葱花,夹一筷子鱼肉,酱香裹着鱼鲜,软嫩得直往喉咙里滑。

我爸最爱的就是这口,说“带鱼比肉金贵”——菜市场一斤带鱼才二十来块,够全家吃一顿。秋天干燥,他总说喉咙发紧,吃了几顿红烧带鱼,倒说“润得很,说话都不费劲了”。

“一鸽胜九鸡”这话,我奶奶念叨了一辈子。她总说,立秋后喝鸽子汤,比喝鸡汤还养人。鸽子性平,不寒不燥,炖出来的汤清而不淡,喝着带点肉香,最能补肺气。前阵子我有点秋咳,奶奶连着炖了三天鸽子汤,早上起来喉咙没那么痒了,晚上也睡得踏实。

炖鸽子汤讲究慢工出细活:老鸽子用盐水抓洗干净,整只或切块都行;冷水下锅煮开,撇掉血沫,转小火慢炖一小时;等汤变得清亮,再下百合、莲子、红枣,接着炖10分钟;出锅前撒把枸杞,加盐调味。我总嫌麻烦,奶奶却说:“好汤得熬,就像人养身子,急不得。”

上周末给奶奶炖了回鸽子汤,她捧着碗说:“这汤跟我小时候喝的一个味儿。”汤里的百合软乎,莲子粉糯,鸽子肉拆着吃,连汤带肉喝下去,从喉咙暖到胃里。秋天的燥气,就这么被一碗汤给“化”了。

其实秋天进补,图的不是大鱼大肉的“猛补”,而是顺应天时的“清补”。这四种肉,性凉的、性平的,应季又不贵,做法简单得厨房小白也能上手。吃对了,秋燥的口干舌燥、秋咳失眠,慢慢都能缓过来;吃美了,家人围桌的热乎气儿,比什么都暖人心。

记得小时候立秋,奶奶总说“秋天的饭要吃得润”。那时候不懂,现在才明白,所谓“润”,是汤里的暖意,是肉里的鲜气,是家人一起做饭吃饭的烟火气。秋天的风凉了,但厨房里的锅热着,桌上的菜香着,日子就暖乎乎的,哪还怕什么秋燥?

话说回来,立秋后你家最常做的滋补肉菜是什么?是奶奶传下的鸽子汤,还是爸妈擅长的红烧带鱼?有没有试过这几种做法?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秋日餐桌故事吧!说不定你的做法,能让更多人暖过这个秋天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立秋后最补的肉,不是牛肉和羊肉,而是这四种,润肺去燥身体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