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立秋后,建议多吃这3肉,滋阴润燥又健脾,补足营养,平稳度过季节交替!

立秋一过,早晚的风里悄悄掺了丝凉意,可中午的日头还是火辣辣的。这种"秋老虎"发威的时节,最容易口干舌燥、脾胃闹小情绪。老一辈总说"贴秋膘",可不是让你胡吃海塞大鱼大肉,而是顺应时节,选对食材,温和进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立秋后最该端上餐桌的三种"宝藏肉",滋阴润燥又健脾,关键还特别好吃!做法简单家常,厨房新手也能轻松搞定,赶紧学起来,让全家人都能舒舒服服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第一种宝藏肉:鸭肉——"秋燥克星"非它莫属

要说对抗秋燥,鸭肉绝对是"优等生"!它性凉味甘,《本草纲目》里就夸它能"补虚除热,和脏腑,利水道"。简单说,就是既能帮你补身体,又能悄悄把那股子燥热给"灭"了,还特别照顾脾胃的感受,不会让你吃了觉得"堵得慌"。

立秋吃鸭,贵在一个“润”字。我最推荐的做法是——沙参玉竹老鸭汤。这汤听着讲究,做起来可一点不麻烦!

选材关键:老麻鸭半只(油少肉香)、沙参15克、玉竹15克、红枣几颗、姜几片。药材在普通药房或超市干货区都能买到。

懒人做法:

鸭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去腥,捞出洗净。

所有材料一股脑儿丢进砂锅(没有砂锅用普通汤锅也行),加足量清水。

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5-2小时。时间到了,加点盐调味就大功告成!

为啥好吃又管用?沙参玉竹自带清甜,完美中和了鸭肉的微腥,炖出的汤清澈不油腻,鸭肉酥烂脱骨。喝一口,喉咙里那种干干的感觉瞬间被抚平,胃里暖乎乎的特别舒服。这一碗下去,润燥又养胃,比喝多少瓶饮料都解渴!

第二种宝藏肉:鱼肉——"水中鲜"也能健脾胃

谁说健脾就得吃厚重油腻的?鱼肉第一个不服!鱼肉高蛋白、低脂肪,好消化、易吸收,对经历了一夏"冷饮轰炸"的脾胃来说,简直是温柔又有效的"修复剂"。特别是鲤鱼,民间早有"秋鲤赛人参"的说法,它性平,入脾、肾经,能健脾开胃、利水消肿

立秋吃鱼,贵在一个"清"字。清蒸最能锁住鲜味和营养,怕腥的朋友看过来——家常葱油清蒸鲤鱼保准让你爱上!

选材关键:鲜活鲤鱼一条(一斤半左右最佳)、大葱、姜、蒸鱼豉油。

去腥妙招 & 蒸鱼秘诀:

鲤鱼处理干净,两面各划几刀。在鱼肚子里和刀口处塞满姜片、葱段,这是去腥关键!

鱼身表面抹薄薄一层盐和料酒,腌制10分钟。

蒸锅水烧开(水开再放鱼,是鱼肉鲜嫩不腥的诀窍!),放入鱼,大火蒸8-10分钟(视鱼大小调整)。

蒸好后倒掉盘里的腥水,捡掉旧的葱姜。

重新铺上新鲜葱丝、姜丝(切细点更出味),淋上热油"滋啦"一下激发出香气。

最后沿着盘边淋入适量蒸鱼豉油即可。

尝一口,鲜掉眉毛!鱼肉像蒜瓣一样洁白细嫩,带着葱油的焦香和豉油的咸鲜,完全吃不出腥味。脾胃虚弱或者胃口不佳的时候来上几筷子,感觉肠胃都"醒"了过来,清爽又开胃。

第三种宝藏肉:牛肉——温和"补力王",给身体打打气

经历了一个夏天的消耗,加上季节交替,人容易感觉疲乏没劲儿。这时候就需要温和又给力的"补益担当"——牛肉上场了。牛肉性平(注意是黄牛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效果公认的好。立秋后适量吃些牛肉,就像给身体这台机器加了优质燃料,补足营养,增强体力,才能精神饱满地迎接秋冬。

立秋吃牛,贵在一个"暖"字。炖煮是最佳打开方式,番茄土豆炖牛腩,酸甜浓郁,汤汁拌饭一绝!

选材关键:牛腩(带点筋和油花炖出来最软糯)、番茄(多放几个,汤才够浓)、土豆、洋葱、香料(八角、桂皮、香叶少许)。

软烂入味小技巧:

牛腩切块冷水下锅焯水(加姜、料酒),捞出洗净。

锅里放少许油,下洋葱块炒香,再下焯好的牛腩翻炒到微微焦黄。

加入去皮切块的番茄,炒到番茄软烂出沙,这是汤汁浓郁的关键。

加入足量热水没过所有食材,放香料(八角桂皮香叶放小纱布包里方便取出),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

加入土豆块,调入盐、少许生抽、白糖(中和番茄酸味),继续炖20-30分钟,直到土豆软糯、牛肉酥烂。

最后尝尝味道,可以大火稍微收一下汁(别收太干,汤汁拌饭超赞)。

这一锅,暖心又暖胃!牛肉吸饱了番茄的酸甜,酥烂得入口即化。土豆软糯,汤汁浓郁。在微凉的秋日傍晚,一家人围坐吃上这么一锅,营养补到位了,幸福感也瞬间拉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立秋后,建议多吃这3肉,滋阴润燥又健脾,补足营养,平稳度过季节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