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漏尿无需忍耐!学会这些科学应对方法,让你重获“干爽”人生

漏尿,医学上称为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地流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专家表示,许多人认为这是衰老或生育后的自然现象而选择默默忍受,实际上,尿失禁是可防可治的疾病。

一、漏尿的常见类型

1.压力性尿失禁:

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或跳跃等腹部压力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漏尿。这主要是由于盆底肌肉松弛或受损,导致尿道支撑不足。

2.急迫性尿失禁:

表现为突然、强烈的尿意,并难以控制地漏尿。这通常与膀胱肌肉过度活动或不自主收缩有关。

3.混合性尿失禁:

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

二、漏尿的主要原因

1.盆底肌肉功能异常:

盆底肌像一张“吊床”,支撑着膀胱、尿道等器官。怀孕、分娩、衰老、肥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这张“吊床”变得松弛,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

2.膀胱功能紊乱: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其常见表现,即膀胱在未充满尿液或没有适当刺激时就不自主收缩。

3.激素水平变化: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尿道和膀胱周围组织萎缩、变薄,削弱其支持能力。

4.神经系统因素:

如中风、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会影响大脑对膀胱的控制信号,导致排尿失控。

5.其他影响因素:

肥胖及某些药物(如利尿剂)也可能增加漏尿风险。

三、漏尿的高危人群

1.女性:

尤其是经历过怀孕和分娩的女性,由于盆底肌肉和神经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可能受损,风险较高。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也更容易遭遇漏尿问题。

2.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的自然退化会使控尿能力下降。

.3肥胖者:

因为过高的体重指数(BMI)会增加盆腔和腹部的压力,从而加剧漏尿。

四、如何有效防治漏尿?

1.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腹压,加重盆底肌肉负担,减轻体重有助于缓解漏尿症状。

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减少提重物、长时间站立或下蹲,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以降低腹压对盆底的冲击。

规律排尿:定时排尿,避免憋尿,减少膀胱过度充盈导致的漏尿风险。

调整饮食:减少咖啡因、酒精和辛辣食物的摄入,这些可能刺激膀胱,加重漏尿。

2.盆底肌锻炼:

方法:收缩盆底肌肉(如提肛动作),保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进行3组,每组10-15次。可通过中断排尿或收缩肛门来找到正确的肌肉。

效果:长期坚持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适用于轻度漏尿患者。

3.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或作为手术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包括盆底电刺激、膀胱训练、α -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和阴道局部雌激素治疗。研究显示,30%~60%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能改善症状,并治愈轻度压力性尿失禁。

4.手术治疗:

目前公认的“金标准”术式为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和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一般在患者完成生育后进行。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宣传法制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漏尿无需忍耐!学会这些科学应对方法,让你重获“干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