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甲状腺微小癌不用治?西安甲康李三医生提醒:这类微小癌,不手术可能会扩散

“查出甲状腺微小癌(直径≤1 厘米),医生说不用切,定期观察就行,真的安全吗?” 不少患者拿到诊断结果后,会因 “癌” 字焦虑,又对 “不用治” 心存疑惑。西安甲康中医医院李三医生指出,甲状腺微小癌并非都 “无需干预”,多数低风险微小癌可定期观察,但存在高危特征的微小癌,若不及时手术,可能出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需警惕 “过度观察” 的风险。

西安甲康甲状腺医院李三

甲状腺微小癌:“惰性” 不代表 “无害”

李三医生解释,甲状腺微小癌中,约 80% 为乳头状癌,这类癌症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被称为 “惰性癌”,部分患者终身无明显进展,因此临床对低风险微小癌(如肿瘤位于甲状腺内部、无侵犯、无转移、无家族史)会建议 “主动监测”(每 6-12 个月做一次超声),而非立即手术。

但临床数据显示,仍有 10%-15% 的甲状腺微小癌存在 “侵袭性”。去年接诊的一位 35 岁患者,确诊 0.8 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因未及时干预,1 年后复查发现肿瘤侵犯甲状腺外膜,且颈部淋巴结出现转移,虽经手术治疗,仍需后续放射性碘治疗。“微小癌的‘小’不代表‘安全’,是否需要治疗,关键看是否有高危特征。” 李三医生强调。

这类微小癌,不手术可能扩散

李三医生明确,若甲状腺微小癌存在以下 3 类高危特征,需尽快手术,否则扩散风险较高:

  • 位置特殊:肿瘤位于甲状腺背侧,靠近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易侵犯周围组织,即使体积小,也可能早期侵犯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 超声提示恶性程度高:结节呈低回声、边界模糊、有微钙化、纵横比>1(结节上下径大于左右径),这类特征提示癌细胞增殖活跃,转移风险比普通微小癌高 3-5 倍;
  • 伴随高危因素:患者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头颈部放疗史,或穿刺活检提示为高危病理类型(如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乳头状癌),即使肿瘤微小,也可能存在隐匿性转移。

研究表明,存在上述高危特征的微小癌,5 年内淋巴结转移率可达 20%-30%,远处转移率(如肺转移)约 2%-5%,远超低风险微小癌。

西安甲康甲状腺研究院

微小癌患者:别陷入 “两种极端”

极端 1:盲目恐慌,要求 “一刀切”

部分患者确诊后过度焦虑,即使是低风险微小癌,也坚持手术。李三医生提醒,手术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或甲状旁腺(导致缺钙抽搐),低风险患者盲目手术反而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极端 2:忽视随访,错失干预时机

另一部分患者认为 “微小癌不用治”,长期不复查,直到出现症状才就医,此时可能已发生转移。建议低风险患者每 6 个月做一次甲状腺超声,监测结节大小、形态变化;高危患者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全身扫描。

李三医生的核心建议

  1. 先做 “风险评估”:确诊微小癌后,通过超声、穿刺活检、家族史排查,明确是否属于高危类型;
  2. 低风险:主动监测:每 6-12 个月复查超声,若结节无增大、无新增恶性特征,继续观察;
  3. 高风险:及时手术:尽早进行甲状腺全切或腺叶切除术,术后根据情况进行放射性碘治疗,降低转移风险。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疗,关键在‘精准判断’。” 李三医生强调,既不盲目手术,也不忽视高危信号,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方案,才能在保障健康的同时,避免过度医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甲状腺微小癌不用治?西安甲康李三医生提醒:这类微小癌,不手术可能会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