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糖尿病人需要严格忌口,辣椒这类刺激性食物常被列入“黑名单”。但其实糖尿病人并非完全不能吃辣椒,适量食用反而对身体有一定益处,关键在于把握好食用量和搭配方式。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机多与“阴虚燥热”“气滞血瘀”相关,而辣椒性热,味辛,归心、脾经,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活血通络的功效,在合理使用时能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今天,邀请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来和大家聊聊。
一、帮助控糖:促进代谢,改善脾虚
辣椒味辛能刺激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减少糖分在体内的滞留。
同时,辣椒中的成分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从侧面帮助控制血糖波动,尤其适合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糖尿病人。
二、保护血管:活血通络,预防瘀阻
糖尿病长期不控制,易导致“气滞血瘀”,引发血管病变,如动脉硬化、微循环障碍等。
辣椒辛温行散,能活血通络,促进气血运行,减少血液瘀滞,对预防血管并发症有一定帮助。对于肢体麻木、皮肤温度偏低等血液循环不畅的糖尿病人,适量吃辣椒可改善局部气血供应,缓解不适。
杨小红主任表示,虽然辣椒有一定益处,但糖尿病患者多存在“阴虚燥热”的体质基础,辣椒性热,过量食用易加重燥热之象,因此需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食用量
每次食用辣椒(以鲜辣椒为例)不宜超过50克,每周1-2次即可。过量食用会耗伤阴液,导致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加重阴虚燥热的病机,反而不利于血糖稳定。
2.特殊情况需忌口
若糖尿病人合并胃溃疡、痔疮、咽喉炎、眼疾等,应禁止吃辣椒。辣椒的刺激性会加重胃肠黏膜损伤,导致痔疮出血、咽喉肿痛加剧,还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对眼疾恢复不利。
3.根据体质调整
若糖尿病人表现为明显的阴虚燥热症状,如口干多饮、心烦易怒、小便黄赤、舌红少津等,应减少或避免吃辣椒;而体质偏寒、伴有脘腹冷痛、四肢不温、腹泻的糖尿病人,可适当吃些辣椒,以温中散寒。
4.选择健康烹饪方式
吃辣椒时应避免与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搭配,如麻辣火锅、辣条等,这类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升高血糖。
建议选择新鲜辣椒,采用清炒、凉拌(少盐)等方式烹饪,如辣椒炒青菜、凉拌辣椒圈,既能保留辣椒的功效,又不会摄入过多热量。
最后,杨小红主任还分享了两个适合糖友们吃的辣椒食谱。
一、辣椒炒苦瓜
材料:新鲜辣椒30克,苦瓜100克,食用油、盐少许。
做法:辣椒切丝,苦瓜去瓤切片;锅中放少许油,先炒辣椒至半熟,加入苦瓜翻炒至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苦瓜性寒,能清热润燥,与辣椒搭配可中和部分热性,适合阴虚燥热体质的糖尿病人少量食用,帮助控糖的同时减少上火风险。
二、青椒炒豆腐
材料:青椒40克,豆腐150克,食用油、盐、葱花少许。
做法:青椒切丝,豆腐切成小块;锅中放少量油,油热后下葱花爆香,放入青椒翻炒片刻,再加入豆腐块,轻轻翻炒至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豆腐能健脾益气,与青椒搭配,既能借助辣椒的辛味促进消化,又能通过豆腐的平和之性减少辣椒的热性,适合多数糖尿病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