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患者因体检发现血脂明显异常升高至急性问诊:医生,我血脂高了,但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要吃药吗?还是不用管它?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些疑问,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血脂异常的那些事儿。
血脂异常,俗称“血脂高”,看似悄无声息,却是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脑梗)最重要的幕后推手之一。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介绍,它如同潜伏在血管中的隐患,早期不易察觉,一旦引发问题却可能致命。了解它、管理它,是守护血管健康的关键一步。
一、血脂到底是什么?
血脂是血液中脂肪类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
1.胆固醇
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常被称为“坏胆固醇”。它像血管中的“油腻快递员”,负责将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细胞。当其过多时,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核心,是导致血管狭窄、堵塞的“元凶”。
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常被称为“好胆固醇”。它像血管中的“清道夫”,负责将多余的胆固醇从血管壁运回肝脏处理掉,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2.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是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过高时,不仅增加胰腺炎风险,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相关,还可能降低HDL-C水平。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无声杀手,后果严重
当血液中LDL-C和/或甘油三酯过高,或HDL-C过低时,就构成了血脂异常。其危害是渐进且严重的:
1.动脉粥样硬化:LDL-C等脂质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下,逐渐形成像“粥”一样的斑块,使血管壁变厚、变硬、失去弹性。
2.血管狭窄与堵塞:斑块不断增大,导致血管腔狭窄,影响血液供应。更危险的是,斑块可能突然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完全堵塞血管。
3.引发致命疾病:
①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的冠状动脉堵塞。
②脑卒中(中风):供应大脑的血管堵塞或破裂。
③外周动脉疾病:四肢(尤其是下肢)动脉堵塞,导致疼痛、跛行甚至坏疽。
④急性胰腺炎:极高水平的甘油三酯(通常>5.6mmol/L)是重要诱因。
三、谁更容易中招?
血脂异常并非偶然,多种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1.不可控因素:
①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疾病风险显著增高。
②年龄与性别:男性45岁后、女性绝经后风险上升。
2.可控因素(重中之重):
①不健康饮食:长期摄入高饱和脂肪(肥肉、动物油、油炸食品)、高反式脂肪(部分加工零食、糕点)、高胆固醇(动物内脏、蛋黄过量)、高精制糖/碳水化合物(甜饮料、甜点、白米饭/面食过量)的食物。
②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体力活动不足。
③超重/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腰围过大)。
④吸烟:严重损害血管内皮,降低HDL-C。
⑤过量饮酒:显著升高甘油三酯。
⑥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病等疾病常伴随或加重血脂异常。
四、如何发现血脂异常?诊断靠检查
血脂异常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发现。
唯一可靠的方法:抽血化验(血脂四项/七项)。
关键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
五、血脂异常可防可控!科学管理是关键
一旦确诊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升高,积极干预刻不容缓。目标是将血脂(特别是LDL-C)控制在目标值以内,目标值因人而异(如健康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已患冠心病者要求不同),需由医生根据个体风险评估确定。
管理策略:
1.生活方式干预(基石,必须长期坚持):
①“管住嘴”:
- 减少坏脂肪:严格限制饱和脂肪(肥肉、动物油、黄油、奶油)、反式脂肪(植脂末、人造奶油糕点、反复油炸食品)、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鱼籽)。
- 选择好脂肪: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摄入(深海鱼、鱼油、坚果、橄榄油、菜籽油、牛油果)。
- 控制精制糖与碳水化合物:少吃甜点、甜饮料、糖果,用全谷物(燕麦、糙米、藜麦、全麦面包)替代部分精米精面。
- 增加膳食纤维:大量摄入蔬菜、水果、豆类,可溶性纤维(燕麦、豆类)有助于降低LDL-C。
- 戒烟限酒:戒烟至关重要;饮酒需严格限制(最好不喝)。
②“迈开腿”:
- 规律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 控制体重: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4以下。
- 管理其他疾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
2.药物治疗(必要时的重要武器):
①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最核心、最有效的药物,还具有稳定斑块、抗炎等心血管保护作用。需长期服用,遵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②其他药物:依折麦布(抑制胆固醇吸收)、PCSK9抑制剂(强效降LDL-C,用于极高危或他汀不耐受者)、贝特类/烟酸类(主要用于显著升高的甘油三酯)、高纯度鱼油制剂(也用于降TG)。药物选择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3.中医调脂的方法:
①中医认为高血脂主要与痰浊、瘀血、脾虚、肝郁等因素有关,治疗上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疏肝理气等为主,常用方剂如:二陈汤、苓桂术甘汤、桃红四物汤、参苓白术散、柴胡疏肝散等等,如何选方,辨证论治是关键;
②一些单味中药也有降脂作用,如山楂、丹参、泽泻、红曲、决明子、荷叶、绞股蓝等等;
③另外还有针灸疗法和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丰隆、脾俞、中脘、关元、太冲等等,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减少血脂合成和沉积;具体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专家提醒
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大家:血脂高不是小事,它是潜伏在血管中的健康炸弹。但值得庆幸的是,它完全可以被察觉、被控制。了解风险,定期体检,积极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血脂管理在安全范围,为心脏和大脑构筑坚实的防线。血管的健康,是生命活力的源泉,这份守护,值得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急诊科 毛婷彧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