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食品报)
转自:中国食品报
在众多家禽中,鸡,被中国人开发得淋漓尽致。美味便宜、营养丰富、做法多样,是减肥、养生不可辜负的“肉搭子”。而鸡身上有一个部位皮厚筋多、胶质饱满,不仅没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还是一个“热量炸弹”,这就是鸡爪。今日,随小食看一看鸡爪是凭啥成为“热量刺客”的。
鸡爪的常见误区
鸡爪算得上是“网红”级别的存在。无论是作泡菜,还是当零食都是美食爱好者嘴里的“常客”。提到鸡爪,不免在大脑里想象到那清新脆爽的脱骨鸡爪,或是酸爽辛辣的泡椒凤爪,软弹又带有韧劲,吃上一口就停不下来。然而,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鸡爪是否如传闻所说一样健康呢?
误解一:美容养颜,对皮肤好?
鸡爪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矿物质(如钙、磷、铁等)以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E等)。虽然鸡爪的蛋白质含量(约23.9克/100克)看起来和鸡胸肉(约24.6克/100克)不相上下。其实,无论是鸡爪还是猪皮,它们的蛋白质含量都很高,而且这些蛋白质也确实富含胶原蛋白,但是要注意:并非吃到肚子里的胶原蛋白就能直接被作用在脸上。
胶原蛋白是人体皮肤的主要组成成分,但它却属于不完全蛋白,人体对它的利用率低于鸡胸肉中的优质完全蛋白。胶原蛋白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为氨基酸等小分子,储存在氨基酸池中。一般来说,会被优先利用在脏器上。所以,觉得通过食物摄入胶原蛋白就能起到美容效果,这事儿并不靠谱。
误解二:肉少骨多,是减肥优选?
鸡爪看上去肉少难啃,是块硬骨头。实际上,这看似“边角料”的部位,吃到嘴里每一口都是“油”。一个鸡爪约重50克,但可食部分仅占60%左右(约30克)。吃下4个鸡爪,实际摄入的可食部分约100克,热量就高达254千卡,而一小碗米饭(约100克)的热量为116千卡/100克,4个鸡爪热量轻松超过两小碗米饭。
实际上,那些裹满浓郁酱汁,表皮胶滑软糯、“掌心宝”肉质厚实、脆骨筋道的丰富口感,是经过油、糖等作料,卤、炸等方式烹调,吃多后不仅隐形增加了盐的摄入量,容易口渴,热量还会更高。
因此,对于减肥期间的朋友来说,鸡爪绝非优选,应严格限量。偶尔当做解馋零食,却不能代替正餐中的蛋白来源。
如何正确选鸡爪
既然了解了鸡爪的真实热量,并非要大家完全放弃这份美味。学会如何挑选和食用才是关键。
散装鸡爪挑选方法:
看外观新鲜鸡爪颜色呈微黄色,表面有自然光泽。一般煮熟后的鸡爪为深褐色,肉质纹理也有颜色。
摸质地 新鲜鸡爪弹性好,按压后能快速回弹。如果摸起来发黏、软烂,捏一下会形成凹陷的坑,弹性很差,就不太新鲜了。正常鸡爪煮熟后有一定韧性,不易撕下来。
闻气味 新鲜鸭掌有淡淡的腥味,如果闻起来有酸味、药水味或刺鼻的化学味,可能已经变质或处理不当。
包装鸡爪选购要点: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包装是否完整,包装上标示的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配料表、“QS”或“SC”标识、生产厂名、厂址、联系方式等内容是否齐全。
购买后注意保管 按照包装标签标示的方法贮存,贮存时限不能超过产品保质期。食用前应注意观察包装的外观是否正常,有无膨胀、霉变等现象。
注意甄别产品配料表信息 休闲鸡爪制作通常经过高温杀菌、添加防腐剂和辐照杀菌等措施来实现防腐保鲜。消费者尽量选择食品添加剂种类少的食品。
如果没有体重困扰,饮食均衡的情况下,偶尔吃点儿鸡爪“零食”(1—2只为宜)而非当作“菜”,也是挺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