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全国每年新发病例数高达51.71万,也是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 LNM)是直肠癌的最重要转移方式之一,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密切相关。对于无LNM的早期直肠癌患者(cT1~2,N0),可选择损伤较小的局部手术切除,且预后良好,当发生LNM时,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从96%降低到78%,治疗方案则需从直接手术变更为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后手术切除。对于nCRT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可考虑实行等待观察策略,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但临床完全缓解的条件之一为区域淋巴结内无肿瘤残留证据。对于部分拒绝或不耐受nCRT的T3~4期直肠癌患者,N分期的情况将决定其是否需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手术。此外,大量研究表明侧方淋巴结受累也与较差的总生存期和无转移生存期相关,在实施nCRT+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的基础上附加侧方淋巴结清扫,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侧方局部复发率(19.5%~5.7%)。因此,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准确地评估不同阶段患者的系膜内及侧方淋巴结状态,以便临床选择更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使患者更大程度受益。
目前,常规MRI是临床工作中无创预测淋巴结状态的重要手段,根据形态学标准预测淋巴结状态依赖于影像科医生的主观经验,其敏感度仅为58%,未能满足精准医疗的需求。随着功能性MRI技术的优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近年来影像学在直肠癌淋巴结状态预测方面展现出较好的预测价值,然而尚缺乏全面总结二者进展的新近综述。因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张红梅教授团队梳理了直肠癌LNM的途径与分期,总结了近年来从淋巴结形态学改变、功能改变及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检测直肠癌LNM的研究,以期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为未来淋巴结评估提供方向参考。
该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402229)、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4-I2M-C&T-A-007)、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3332024050)、北京协和医学院课程思政教改项目(2024KCSZ019)的资助。
【李帝良, 万丽娟, 张红梅.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与MRI研究进展[J]. 磁共振成像, 2025, 16(7): 185-191.
DOI: 10.12015/issn.1674-8034.2025.07.030】
(作者:李帝良, 万丽娟, 张红梅)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可查看详细内容;关注“磁共振成像传媒”公众号与《磁共振成像》杂志共同成长!
专家简介
张红梅,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副主任。
专业特长:腹部与神经系统肿瘤影像诊断
社会兼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影像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专委会常委、科普分会常委。
获得成果/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包括Rad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European Radiology 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50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
推荐阅读
1.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马小梅 和建伟 贾应梅 王莉莉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4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利用MRI影像组学在无创地预测结直肠癌患者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KRAS)突变方面的研究质量,并全面评估相关预测模型的诊断精确度...
出版日期: 2025年04月
2.MRI-ADC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对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的研究
魏照坤 康玉洁 彭乐平 张秀玲 张旭 马小梅 贾应梅 熊晟原 王莉莉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1期】
目的 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结合临床病理特征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状态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4例结直肠...
出版日期: 2025年01月
3.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特征的深度学习预测直肠癌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状态
胡鸿博 赵升 姜昊 张莹 姜慧杰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1期】
目的 探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B-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 kinase, BRAF)突变状态与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 ...
出版日期: 2025年01月
4. CT反转与MRI在直肠癌直肠系膜筋膜中的应用比较研究
李雪萍 孙楠 卢巧媛 吴佳奇 李晓婷 张晓燕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1期】
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标为利用后处理工作站中的Invert-CT反转技术将常规CT扫描图像密度进行反转,可获得与MRI-T2WI相仿的图像,经过对比,评价经反转之后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
出版日期: 2025年01月
5. 肿瘤及直肠系膜IVIM参数预测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价值研究
陈婕 陈建有 李振辉 蒋洁智 李志林 艾丛慧 马益 谭静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1期】
目的 通过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研究肿瘤及直肠系膜对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synchronous rectal liver metastasis, SRLM)的预测价值。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直肠...
出版日期: 2025年01月
6.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评价直肠癌肿瘤出芽等级的价值
杜云霞 徐文翔 何雨琪 孙赟 李飞翔 蔡玮 黄刚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1期】
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 APTw)成像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在评估直肠癌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 TB)等级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
出版日期: 2025年01月
7. 基于MRI深度迁移学习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直肠癌脉管浸润的研究
袁权 吴树剑 范莉芳 翟建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横轴位高分辨T2WI深度迁移学习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直肠癌患者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invasion, LVI)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行MRI检查且术后...
出版日期: 2025年01月
8. MRI影像组学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治疗后无疾病进展的预测作用
王泽坤 耿懿康 于韬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1期】
目的 探讨MRI影像组学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后术后3年无疾病进展(disease-free survival, DFS)预测的能力。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出版日期: 2025年01月
9. 深度学习在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状态中的现状与挑战
赵婉婷 张广文 高慧 张劲松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1期】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明确结直肠癌淋巴结状态,对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专科医师视觉评估及影像组学方法,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深度学习方法由于具有自动化、高灵活性...
出版日期: 2025年01月
10.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和传统TSE序列在直肠癌磁共振检查的对比研究
胡思洁 范文文 滕泽 刘侃 童晓婉 江岳娈 刘鹏 郎宇 Nickel MarcelDominik 张红梅
【磁共振成像 2024年10期】
目的 评估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 DL Recon)技术在提高直肠MR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urbo spin-echo, TSE)图像质量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编辑:江 俊
初审:张 琴
复审:王志强
终审:贺光军
版权声明
磁共振成像传媒提倡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但需取得本平台书面授权许可。欢迎转发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欢迎合理引用。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存疑,请发邮件至editor@cjmri.cn,我们将与您及时沟通处理。本平台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欢迎点赞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