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打疫苗除了能预防感冒、流感这些常见病,还能带来其他意想不到的好处?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疫苗可能在预防感染之外,还有一项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降低痴呆症的风险。
疫苗在过去两百年里一直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工具。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疫苗可以预防300万到500万例由白喉、破伤风、流感和麻疹等疾病引起的死亡。最近,科学家们发现,疫苗的作用可能不仅仅限于预防感染性疾病。
2025年4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带状疱疹疫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可能将普通人群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20%。这项研究利用了威尔士的一项政策变化作为自然实验室,对比了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和未接种的人群。结果发现,接种疫苗的人在未来七年中患痴呆症的概率降低了五分之一。
这项研究的设计非常巧妙,研究人员没有主动剥夺任何一组人的疫苗接种机会,而是利用了政策变化带来的自然分组。两组人在年龄和其他医疗条件方面都非常相似,这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那么,疫苗是如何发挥这种神奇作用的呢?一种解释是,疫苗直接保护了人们免受带状疱疹病毒的侵害,而这种病毒可能会加剧痴呆症的发展。另一种可能性是,疫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提供了一种“训练免疫”的效果,从而增强了人体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
不过,目前的研究还不能完全确定疫苗的具体机制。下一步,科学家们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定疫苗是否可以作为一种预防痴呆症的有效策略。
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最新的研究显示,美国55岁以上人群的终身痴呆症风险高达42%,远远高于之前的估计。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内,痴呆症的病例数将大幅增加。
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病一直被认为是痴呆症的主要类型。然而,近年来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进展缓慢,现有的药物只能轻微减缓病情进展,且价格昂贵、副作用明显。因此,疫苗作为潜在的预防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疫苗不仅能在预防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作用,还可能在降低痴呆症风险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疫苗的多重功效,为治疗退行性脑疾病开辟新的路径。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