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25年首届中原营养与健康大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营养与健康领域的权威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学术交流盛宴,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营养与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李晏在开幕式上说,此次大会对中原地区营养与健康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搭建起一个高规格、高质量的交流平台,让大家得以在此分享前沿成果、交流创新思路。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进一步凝聚行业力量,深化合作与创新,推动中原营养与健康事业迈向新高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次大会成立河南省临床营养师协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营养护理专业委员会三大专业委员会。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刘志刚、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郑英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张侠,分别担任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会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家主任委员单位授牌,为陈改云、付三仙、薛玉珠等15位临床营养资深专家颁发荣誉专家聘书。
在学术报告环节,众多行业大咖轮番登场,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郑州大学屈凌波以“科技赋能打造临床营养创新高地”为题,结合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如何为临床营养领域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创新思路,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营养学系主任石汉平以“继往开来,推动临床营养学科新发展”为题,从我国医院营养科发展历程、我国临床营养的重要新进步、凝心聚力推动临床营养新发展3个方面,明确了推动临床营养学科新发展的路径,为行业未来发展勾勒蓝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范旻围绕危重症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治疗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临床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北京协和医院马玉芬对营养支持专科护士的角色与定位进行了深刻解析,为专科护理发展指明方向;江苏省中医院柳欣欣分享的“加速康复外科的营养管理”,聚焦数智化技术在加速康复外科的营养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在营养护理分会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护理专家张亚茹带来“放疗患者营养护理实践和探索”的报告,她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毫无保留地分享放疗患者营养护理方面的具体实践经验、遇到的难题以及探索出的有效解决方法,为放疗患者营养护理工作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参考范本;河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黎明讲解了“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安全输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清清解读了《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河南省肿瘤医院程方圆阐述了“胃癌的全程化营养管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张侠探讨了“营养护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各位专家的分享干货满满,令与会者受益匪浅。
在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沈旸带来“医用食品的临床实践与探索”,以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医用食品临床应用提供了新视角;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华磊讲解了“个体化肠外营养方案的制定”;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亚英分享了“数智化筛评诊治监流程建设实践”;河南省儿童医院李永春介绍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院内管理实践”;安阳市肿瘤医院卫华分享了“基于现状的临床协作实践”。专家的讲解为解决临床营养学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诸多新思路。
在营养与代谢分会场,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贾庆安探讨了“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与营养治疗”;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刘方介绍了“医学减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与实践路径”;河南省胸科医院何建芳讲解了“糖尿病与糖尿病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冉君花阐述了“质控工作助力临床营养科高质量发展”;河南省肿瘤医院翟军亚分享了“让食物成为药物—高营养素密度食物助力健康”;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秀勤分享了“临床营养科室工作经验”。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带来一场场知识与经验的分享,为与会者拓宽了学术视野。
河南省临床营养师协会理事长余薇说,此次大会的举办是行业发展的全新起点,未来,全行业要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加大营养与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共同为中原营养与健康事业的进步添砖加瓦,让优质的营养与健康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切实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