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普文章都写过患糖尿病病前的征兆有哪些,但病情好转的迹象表现在哪些方面却鲜少提及,本文给大家介绍9个糖尿病好转的表现,看看你有吗?
1
乏力改善,身体有劲
血糖高之所以会出现乏力、身上没劲儿,主要原因是高血糖造成代谢紊乱,营养物质吸收与利用率低;同时葡萄糖也无法进入细胞内,身体缺乏能量,人体自然会出现浑身无力、精神萎靡、懒得动等症状。
适当的综合治疗之后,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身体的代谢逐渐改善,营养物质尤其是葡萄糖可以被充分利用,身体不再缺乏能量,自然而然就会感觉有劲儿了。
就不会像之前那样乏力、懒得动了,就想出门走一走、跑一跑,做事情的愿望和能力也大幅提升,这就说明身体状态正在变好。
2
口渴缓解,夜尿变少
口渴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主要的原因是:第一,由于患者的血液当中血糖水平升高,导致血液渗透压过高,从而容易出现口渴。
第二,血糖高的同时,尿糖也高,这样就会形成渗透性利尿、血容量相对减少,也会出现口渴。
当血糖开始下降至稳定后,血浆渗透压恢复、尿糖减少,患者的口渴感也会减轻,饮水量自然就减少;
随着饮水量减少、在夜间上厕所的次数也会减少,不会再有夜尿频繁的表现,且尿液会呈现清澈透明或淡黄色。
3
血糖平稳,波动缩小
在专业综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提下,血糖的峰值逐渐下降并趋于达标,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低血糖发生,说明患者的胰岛功能正在恢复,身体对血糖的自我调控能力逐渐增强,预示着糖尿病病情好转。
4
不再经常感觉饥饿
血糖水平偏高的人,平日里总是会感到饥饿,即使刚吃完食物没多久,也还是有想要进食的欲望。
这是因为胰岛功能受损时,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即便是吃得再多,身体也不能充分利用,还会发出缺乏能量的信号,容易感到饥饿。
如果不再莫名产生饥饿感,摄入食物之后也不会那么快饥饿了,不要担心是消化功能下降或者胃口降低引起,相反,说明你的胰岛功能得到改善,身体对糖类的利用率提高,不仅没有饥饿感了,还会感觉到精力充沛。
5
体重稳定,肌肉增加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消耗的主要是身体的肌肉,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消瘦、体重下降。
当患者通过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后,肌肉量增加了,同时体重不再下降,慢慢地恢复正常。
说明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被充分吸收与利用,这就是血糖稳定带来的好处。
这也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因为肌肉是储存糖原的仓库,糖尿病患者增加肌肉量,表明高血糖状况正在改善,身体也会变得更加健壮而灵活。
6
四肢温暖,手脚不凉、不麻
四肢温暖是比较能代表血糖水平好转的一个信号。
因为高血糖会造成血容量不足、血黏度增加和血液循环障碍,其中最先影响的是离心脏最远的四肢末梢循环,这时候很容易出现手脚冰凉、麻木的症状。
一旦患者发现原来秋冬季冰凉的手脚变得暖和了、麻木感减轻了,就说明血糖控制比较好,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变得通畅,并发症症状得以改善。
7
胃肠通畅,不便秘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高以外,还会存在一系列的内分泌系统、神经功能失调等病变,容易出现胃胀、胃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如果以上胃肠不适的症状有所改善、大便也正常的话,说明病情控制得很好,各种营养当然也能正常吸收。
8
视力逐步改善
在血糖水平升高的情况下,眼睛很容易出现病变,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视网膜病变,这会让患者的视力有所下降。
如果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在某段时间内有所恢复,说明当下的血糖控制以及治疗效果比较好。
9
头脑清醒,记忆力增加
当血糖高的时候,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患者的大脑缺氧、昏昏沉沉,像没有睡醒一样,甚至还会同时伴随记忆力下降。
当治疗后不知不觉地头脑不昏了,思维更灵活了,记忆力也更好了,说明你的病情在好转。
糖尿病好转的信号还有很多,比如各种不适症状减轻、胰岛功能恢复、多种代谢异常的指标控制达标、肝肾功能正常等。
总之,糖尿病患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出现上述表现,说明最近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得较好。
希望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坚持接受规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进行专业的糖尿病治疗和长期糖尿病的健康管理。
作者:陈荣月
河南省许昌红月糖尿病医院(原许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糖尿病主任医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