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好心情“患者故事”板块上线以来,我们收到了非常多的病友投稿。在这些故事里,我看到不少朋友仍然困在原地,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也看到很多朋友已经走向康复,重获新生。
从这些战胜精神疾病的朋友身上,我发现他们有两个共同点:
01
做到了科学治疗
这一点对于疾病康复的意义,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如果治疗这个“地基”没打好,我们会被疾病症状反复蹂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越来越痛苦,越痛苦就越绝望,进而陷入恶性循环中。
02
学会了自救
与疾病共存之路,有时会让人感受到凌迟般的痛苦,有时甚至会因为看不到尽头,让人倍感煎熬。这时,我们要积极自救,找到结束这痛苦历程的“止疼药”。
如果你总是一边吃药一边颓废着,不用等疾病把你击倒,光是“痛苦没有止尽”的想法,就足以把你压垮。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6种自我疗愈的方法,希望能帮助你顺利走向康复~
1.丢掉病耻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不久前,去探望了一个抑郁症的朋友,她很沮丧地说:“是不是我性格不好,抗压能力太差,所以才得的病?我不敢告诉朋友和同事,我害怕他们异样的眼光...”
朋友的倾诉让我既心疼又难过,因为这些话的背后隐藏着羞耻感,她认为自己不够好,是有缺陷的。
实际上,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精神疾病只是一种常见病,这没什么可丢人的。
它的到来是在提示我们身心之间的连接存在脆弱之处,或者是我们为了回避外界的某些伤害而产生的自我保护,比如抑郁症的人是用生病来代替对他人的不满或者愤怒,这也是为何说抑郁症患者多是善良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没必要因为生病而羞愧,也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要知道,即使你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
2.学会带病生存,不过度关注症状
面对精神疾病,我们要学会带着症状去生活,该干嘛干嘛。如果你对自身状态过分关注,反而会带来新的痛苦。
我来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如果一个人小腿骨折了,在拆掉石膏之后需要带着疼痛去做复健、去生活,假如他因为害怕疼痛而总是躺在床上休息,那他日后可能会变成一个跛脚的人。
抑郁症、强迫症等疾病的康复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不要把焦点全都放在自己的痛苦上,而是应该全身心去投入生活。
当我们不再奋力挣脱的时候,那紧紧勒住我们脖子的绳索就会松一点。
如果你发现自己过度沉浸于自身痛苦时,不妨试着去发掘生活中的小美好,也许是一杯午后的热拿铁,也许是回家时孩子冲过来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试着让自己沉浸在这些幸福的时刻,哪怕一秒也好。终有一天,你会猛然发现,一切都变好了,又回归正常了。
3.正确应对压力,不做情绪的奴隶
张丽萍医生曾介绍说,想要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风险,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切勿大喜大悲。
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想要保持情绪稳定很难,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精神疾病患者来说更难。
别急,小编准备了应对不良情绪的小技巧,赶紧跟我来学习下吧~
4.补充精神食粮,摆脱精神内耗
想要战胜精神疾病,我们可以尝试去学习、阅读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疗愈书籍,这或许是你开启康复的一扇窗。
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疗愈方式,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完善我们的认知系统,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不会钻牛角尖,对于病情的恢复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