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律问题,很多人觉得 “忍忍就过去”,可有些恶性心律失常,发作起来像 “心脏拉警报”,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一旦错过,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哪 3 种是 “危险级” 心律不齐,它们发作时身体会有啥信号,遇到了该怎么急救,普通人记牢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第一种:室颤 —— 心脏 “乱颤”,随时可能停跳
室颤是最危险的心律不齐之一,发作时心脏不像正常那样 “规律收缩”,而是像 “哆嗦” 一样乱颤,根本没法给全身供血,短短几分钟就可能让人失去意识,甚至心脏停跳。
1、发作信号:毫无预兆地突然晕倒,有的人事先会感觉心慌到极致,像心脏要 “跳出来”,接着眼前一黑就失去知觉,摸手腕、脖子的动脉,可能感觉不到跳动。
2、急救关键:别等!一旦有人突然晕倒、没呼吸或呼吸微弱,立刻喊人帮忙找附近的除颤仪(很多商场、地铁站、社区服务中心都有),同时马上做心肺复苏(按压胸部中间,频率每分钟 100-120 次,按压深度 5-6 厘米),直到除颤仪到来或专业人员赶到。
3、提醒:室颤发作不分年龄,有心脏基础问题的人更容易出现,但过度劳累、熬夜、大量喝酒后也可能诱发,平时别忽视心脏发出的 “小信号”(比如频繁心慌)。
二、第二种:室速 —— 心跳 “飙太快”,心脏扛不住
正常心跳每分钟 60-100 次,室速发作时,心跳会突然升到每分钟 150 次以上,而且跳得特别乱,心脏 “来不及休息”,时间长了会导致血压下降、全身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引发晕倒、心脏骤停。
1、发作信号:发作时会明显感觉心跳 “又快又猛”,像打鼓一样,同时伴有胸闷、胸痛、头晕,有的会出冷汗,手脚发凉,要是持续超过 30 秒,很可能会晕倒。
2、应对方法:一旦出现这些症状,立刻停下所有活动,找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别紧张、别乱动,尽量保持平静呼吸。如果身边有吸氧设备,可及时吸氧缓解不适。如果这种情况第一次发作,或者发作时已经站不稳、快晕倒,一定要在缓解后尽快去做检查,搞清楚原因,避免再次发作。
3、注意: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要特别留意,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熬夜后都可能诱发室速,平时要避免这些诱因。
三、第三种: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 心脏 “跳不动”,全身没力气
心脏的 “电信号” 就像 “指挥棒”,指挥心脏规律跳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作时,“指挥信号” 传不下去,心脏跳得特别慢,每分钟可能只有 30-40 次,全身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导致晕厥、心脏骤停。
1、发作信号:平时会经常感觉没力气、头晕、眼前发黑,稍微动一下就心慌、气短,发作时会突然晕倒,有的人事先会感觉 “胸口发沉”,心脏像 “跳不动” 一样。
2、应对重点:这种情况多和心脏本身的问题有关,发作时要立刻躺下休息,避免突然起身,防止晕倒摔伤。如果经常出现没力气、眼前发黑的情况,别当成 “老了没劲儿”,要及时去排查心脏问题,必要时通过医疗手段帮助心脏维持正常跳动节奏。
3、提醒: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感冒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别乱吃药(有些药物可能影响心脏传导)。
最后:记住 2 个 “救命原则”
1、别硬扛:不管是哪种恶性心律不齐,发作时都别抱着 “等会儿就好” 的心态,尤其是出现晕倒、胸痛、心跳极端异常(太快或太慢)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寻求帮助,别错过黄金抢救期。
2、早预防:平时少熬夜、少喝酒、别抽烟,控制好血压、血糖,定期做身体检查,尤其是有心脏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多关注心脏健康,别等问题严重了才重视。
心脏是我们身体的 “发动机”,它的 “节奏” 不能乱,记牢这 3 种恶性心律不齐的信号和应对方法,不仅能保护自己,遇到别人发作时,也能帮上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