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抑郁情绪患者
首次确诊年龄已降至13岁!
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再是“长大就好"
抑郁情绪 ≠ 抑郁症
但忽视早期信号可能让问题变糟糕
河源市中医院心理睡眠科
主治医师 张琴琴
教大家如何分辨
抑郁症
抑郁症,也被称为抑郁障碍,是一种高发病、高临床治愈率但低治疗接受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有的患者可能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可能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临床上可以根据症状的数量、类型及严重程度将抑郁障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核心区别:4个关键点
1.持续时间 & 症状数量
抑郁情绪:
通常由具体事件触发(如考试失利、朋友吵架)
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2周)
症状单一(比如只是心情不好,不影响睡眠或食欲)
临床抑郁症:
可能无明显诱因,或反应远超出事件本身
持续2周以上,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情绪低落
多种症状并发(情绪+睡眠+食欲+注意力等)
2.功能损害程度
抑郁情绪:
能正常上学、社交,效率可能略降但总体可控
仍能享受某些活动(如玩游戏、和朋友聊天)
临床抑郁症:
学习、社交、生活明显受阻
成绩断崖式下滑、拒绝出门、不洗漱
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包括曾经的热爱
3. 自我认知 & 未来观
抑郁情绪:
会抱怨,但仍有积极时刻(如“这次考砸了,下次努力”)
临床抑郁症:
全面否定自我(“我什么都做不好”“没人喜欢我”)
对未来绝望(“活着没意思”“我的存在是负担”)
可能伴随自伤行为或自杀念头(⚠️绝对不可忽视!)
4.生理变化
抑郁情绪:
可能短暂失眠或食欲差,但很快恢复
临床抑郁症:
长期睡眠紊乱(失眠/嗜睡)
体重显著变化(暴瘦或暴食)
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疼痛(头痛、胃痛等)
家长行动指南
1.每天15分钟"倾听时间":不评判只陪伴
2.观察记录行为变化(附情绪记录表模板)
3.联合老师关注在校表现
4.及时预约学校心理老师
5.必要时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评估治诊疗
【紧急警报】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帮助:
✖️任何自伤行为(划手/撞头等)
✖️哪怕开玩笑说"想死"
✖️连续多日不出房门不进食
关键原则:
“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干预、未病先防”
特别注意
青少年抑郁症状有时呈现“波动性”特点——可能有几天或一周看似好转,但整体趋势持续向下,这种情况仍属于需要关注的范围。如果发现问题,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