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肿瘤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和温暖的爱心。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张海波教授团队将通过抗癌有道专栏定期推送肿瘤防治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为您传道解惑。抗癌之路,虽道阻且长,但我们愿与您同行!欢迎您持续关注!
医学指导
本期作者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肿瘤科病房里,一段悠扬的钢琴声漫过走廊。走近才发现,弹奏《东方红》的不是专业乐手,而是一位患者——他坐在走廊尽头的电钢琴前,指尖起落间,旋律里藏着超乎寻常的平静。钢琴旁,“愈乐坊”的牌匾格外醒目。推开玻璃门,古筝、古琴、二胡等乐器整齐排列,木质琴身映着柔和的光,让这间小小的音乐房成了病房里特别的存在。
或许有人会疑惑:病房里的音乐角,能真的帮到患者吗?
“愈乐坊”的诞生离不开广州市民政局、广东舞蹈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更离不开爱心人士王媚的助力。王媚的母亲曾是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自学钢琴,用音乐疗愈身心,最终带瘤生存20余年,82岁安详离世。这份亲身经历让王媚坚信音乐的力量,也让科室深受触动。我们希望,用音乐为更多患者搭建一座桥,引导他们在旋律中疗愈心身,实现“与癌共舞”的长生存目标。
PART.01
从传统智慧到现代科学
肿瘤治疗历来以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手段为核心,但近年来,音乐治疗正以独特的姿态走进临床——这种融合医学、心理学与音乐学的辅助疗法,正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美国音乐治疗协会对其的定义简洁而精准:通过音乐有计划、有目的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且需由专业认证的治疗师采用循证医学验证的手段实施。这一定义背后,是对 "音乐能疗愈" 的科学笃定。
而在中国,音乐疗愈的智慧早已写入传统医学。《黄帝内经》将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应五脏与五行:宫音悠扬如土,对应脾;商音清越似金,关联肺;角音舒展像木,呼应肝;徵音明快如火,牵动心;羽音柔润若水,关乎肾。古人相信,五音能通过情绪感染调理脏腑,实现 "乐以治心,心治则百骸皆安" 的效果。
现代医学则揭开了更深层的机制:音乐是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 “调节器”。当旋律传入耳中,会激活大脑边缘系统——这个掌管情绪与记忆的区域,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这种“快乐激素”不仅带来愉悦感,更有天然的镇痛作用。同时,音乐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让心率放缓、血压平稳、呼吸深沉,让紧绷的身体逐渐放松,找回内在平衡。
PART.02
肿瘤患者的 "多维守护者"
在肿瘤治疗的漫长旅程中,音乐的作用远超 "消遣",它正从多个维度为患者提供支持。
抚平情绪的褶皱是音乐最直接的力量。得知病情、经历治疗时,恐惧、绝望、焦虑、抑郁等情绪常常如影随形。国外已有研究通过分析52项肿瘤患者音乐治疗试验,发现其能显著减轻焦虑与抑郁。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更具说服力:对300名癌症幸存者的对比显示,音乐疗法与经典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在缓解焦虑上效果相当,且益处更持久。究其原因,音乐能激活大脑的情感处理中枢,用愉悦感稀释负面情绪,帮患者在心理风暴中找到锚点。
减轻疼痛的折磨则让患者更舒适。肿瘤相关的疼痛往往顽固且剧烈,而音乐能成为药物的 "好搭档"。一方面,它调节神经系统对疼痛信号的传递;另一方面,沉浸在旋律中时,患者对疼痛的关注度会降低,敏感性也随之减弱。有研究显示,肺癌术后患者采用 "音乐疗法+舒芬太尼镇痛",其焦虑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药物组——音乐让镇痛效果更上一层楼。
助力身体机能恢复的作用也逐渐显现。音乐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与代谢,间接增强体力。虽然它对免疫力的直接影响尚在研究中,但已有证据表明,音乐能改善患者睡眠、缓解疲劳——而优质的睡眠与充沛的精力,正是免疫力提升的基石。
PART.03
贯穿全程的 "温柔干预"
音乐治疗的应用,能覆盖肿瘤治疗的全周期。
围手术期,它是 "减压神器":术前的音乐放松训练可降低手术应激,稳定血压、心率;术中适当的音乐干预能减少麻醉药用量;术后则可辅助镇痛,加速康复。放化疗阶段,它是 "副作用缓解剂":化疗时听45分钟定制音乐的患者,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适也更轻,治疗依从性自然更高。到了康复期,它又成了 "社交纽带":集体音乐活动让患者走出孤独,在合唱、合奏中重拾归属感,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
实施方式则灵活多样:既可以让患者聆听精心挑选的乐曲,也可鼓励他们演奏乐器、唱歌甚至创作。选择音乐时,"个性化" 是关键 —— 需结合患者的喜好与状态:抒情柔和的乐曲适合日常放松;情绪焦躁时,角音为主的《广陵散》《江南丝竹乐》能疏肝理气;睡眠不佳者,徵音主导的《雨打芭蕉》可调节心神。一般来说,中低速音乐更易带来平静,特殊情况下,激昂的旋律也能激发斗志。
音乐治疗从不是肿瘤治疗的 "替代方案",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 "辅助力量"。它温和、无害,却能在缓解情绪、减轻疼痛、促进康复中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它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让更多患者在旋律中找到力量,在“与癌共存”的旅程里,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毕竟,治愈的终点从来不止于生命的长度,更在于生活的温度——而音乐,正是传递这份温度的使者。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广东省卫健委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更是卫生部首批“全国规范化疼痛治疗示范病房”建设单位。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世中联整合肿瘤副理事长单位,南方整合肿瘤防治联盟理事长单位。
恶性肿瘤辨证论治与精准治疗研究团队深耕于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及改善生存质量研究领域,在恶性肿瘤针药结合减毒增效及康复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JAMA Oncology、Science advances、JNCCN、Lung Cancer、中医杂志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出版专著12部(含1部英文专著)。
大德路总院肿瘤科出诊一览表(西区门诊4楼)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