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佑安普法】以案释法,北京佑安医院开展医疗安全普法教育

2025年8月1日,北京佑安医院2025年度医疗纠纷防范及医学人文系列培训第六期圆满落幕。本次培训特邀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刘鑫教授主讲,以《容易引发纠纷的临床环节与纠纷防范》为题,围绕临床各环节引发纠纷的法律适用与防范策略展开深度授课,为全院医护人员带来一场兼具法律高度与实践价值的专业盛宴,来自临床医技科室及职能部门的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及一线医务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刘鑫教授作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药法律专业委员会的学术领航专家,深耕医事法律领域多年,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知识问答:案例讲解版》《民法典时代医疗活动实务指南》等多部专著,在医疗纠纷处理、诊疗规范解读等方面造诣深厚。培训中,他以《民法典》《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为纲,结合14302例司法案例数据,揭示当前医疗纠纷的严峻态势,直观呈现规范诊疗行为的紧迫性。

授课环节,刘鑫教授聚焦临床四大高风险场景:门诊急诊的挂号管理、首诊责任落实;入院住院的陪护制度执行、三级查房规范;手术环节的安全核查与风险告知以及病历书写的法律要件。通过“急诊未挂号输液引发的举证困境”“三级查房记录缺失导致的责任认定争议”等真实案例,剖析侵权责任构成的“四要件”(侵害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过错),强调医疗过错认定应基于诊疗过程而非单纯基于结果,需严格遵循首诊负责、三级查房等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针对当前信访机制变化与新媒体“维权”兴起的新挑战,刘鑫教授提出系统性防范建议:将纠纷预防融入日常诊疗,强化医患沟通以降低患者预期,规范病历书写与保管,建立纠纷早期解决机制。他特别提醒,面对“熟人看病简化流程”、“患者拒绝检查”、“自带药品使用”等常见问题,需坚守法律底线,既要体现人文关怀,更要完备书面记录。刘鑫教授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诠释了医疗活动全过程的法律风险及防范要点。

互动答疑环节气氛热烈,医护人员就临床实操中的困惑踊跃提问。从“患者陪护责任划分”到“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从“病历书写的必备要素”到“手术知情同意的边界界定”,从“自备药品使用和记录的法律风险规避”到“传染病患者诊断书写与患者隐私需求的碰撞”,刘鑫教授均结合《刑法》第335条医疗事故罪条款、《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等法律法规及文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专业细致的解答获全场一致赞誉。

培训尾声,刘鑫教授向在场医务人员签名赠送了中国法治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的最新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知识问答:案例讲解版》(主编:刘鑫、霍宏蕾)。

参训人员表示,本次培训打通了法律条文与临床实践的壁垒,明晰了诊疗操作中的法律红线与安全底线。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霍宏蕾主任表示,将以系列培训为契机,持续强化医务人员的法治思维与风险意识,推进此类培训,以法律为盾、人文为桥,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

【刘鑫教授简介】

刘鑫,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证据科学》和《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国病案》编委;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专家;中国法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法医学会法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药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卫生健康法律、证据法、司法鉴定研究。著有《民法典时代医疗活动实务指南》《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全流程手册》《医疗投诉管理实务》《医疗损害鉴定研究》《司法鉴定服务合同研究》《医事法学》(第三版)等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佑安普法】以案释法,北京佑安医院开展医疗安全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