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养身心】偏瘫后感觉失灵别焦虑!这份居家康复宝典请收好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康复科主管治疗师 王蕊

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感觉障碍(如麻木、刺痛、温度觉减退或异常疼痛等),会显著影响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对于轻度的感觉障碍,我们在家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快恢复速度呢?下面为各位患者提供一些安全、简便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开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感觉障碍的常见类型:

1.浅感觉障碍:触觉、痛觉、温度觉减退或过敏;

2.深感觉障碍:关节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易导致跌倒);

3.异常感觉:蚁走感、烧灼感、自发疼痛(如中枢性疼痛)。

对于感觉障碍的康复来说,我们优先训练比较简单的浅感觉。方法如下:

一、触觉刺激

使用牙刷或者冰棉签反复刷擦患侧皮肤,从远端(手指/脚趾)向近端(躯干)进行,力度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宜,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

闭眼尝试触摸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物体(积木、硬币、毛巾、纸巾)并尝试辨认。

二、温度觉训练

交替使用装有温水(40℃)和冷水(10℃)的玻璃瓶接触皮肤,让患者辨别温差,但注意避免烫伤/冻伤。

三、深感觉训练

家属帮助活动患者的患侧关节(如上下移动手指),患者闭眼说出被活动关节的活动方向。

用电动牙刷刺激患侧,尝试恢复其振动觉。

进行患侧手支撑桌面训练,或站立时重心偏向患腿,以增强本体感觉输入。

四、感觉-运动整合训练

健侧与患侧同时进行相同动作(如双手握球、击掌),促进大脑感觉整合。

五、功能性任务

如抓握杯子(需触觉定位)、系纽扣(需指尖精细感觉),择菜,清洗袜子等日常活动,将训练融入到生活中。

虽然居家康复既简单又方便,但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安全第一

避免患侧接触尖锐物品(如刀剪、针)和高温物品(使用热水袋时务必包裹毛巾);

深感觉障碍者需家属陪同行走,防跌倒。

2.循序渐进

患者需从被动刺激逐渐过渡到主动感知。同时,单次训练时间最好不超过20分钟,避免疲劳。

3.心理支持

鉴于感觉恢复相较于运动功能恢复更为缓慢,家属需鼓励患者持之以恒,避免其因焦虑情绪加重异常感。

4.疼痛处理

若出现持续烧灼痛或痛觉过敏,建议咨询医生(可能需药物)。

在居家康复期间,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1.患肢肿胀、发紫或皮肤破损;

2.无法缓解的剧烈疼痛。

感觉康复相较于运动康复而言,难度更大。不过,经过3 - 6个月的训练,多数患者的情况都能有所改善。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患者需要定期复诊评估。

审核/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嘉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医养身心】偏瘫后感觉失灵别焦虑!这份居家康复宝典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