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的结石就像体内的 “隐形磨石”,在肾脏或膀胱里悄悄生长,等到出现剧烈疼痛时,往往已造成不小的损伤。了解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的高发人群与典型症状,及时干预,能避免病情恶化。
长期高嘌呤饮食者是肾结石 “偏爱” 的对象。每天吃动物内脏、海鲜超过 100 克的人群,尿酸代谢会出现紊乱,尿液中尿酸浓度升高,结晶沉积在肾脏形成结石。数据显示,这类人群肾结石发生率是普通饮食者的 2.5 倍,且男性占比达 70%,发病年龄多在 30-50 岁。他们早期常感觉腰部隐痛,尤其在饮酒或吃火锅后加重,容易被误认为 “腰肌劳损”。
久坐不动的白领易被肾结石盯上。每天久坐 8 小时以上、喝水不足 1000 毫升的白领,尿液在肾脏停留时间延长,矿物质易沉淀形成结石。调查显示,这类人群肾结石检出率比经常运动者高 40%,约 30% 的人会出现排尿时尿道刺痛,却因工作忙拖延就医。长期憋尿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使结石生长速度加快。
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是膀胱结石高发人群。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导致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多,尿液中的矿物质就像 “泥沙” 在膀胱内沉积,逐渐形成结石。临床数据显示,60 岁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中,25% 合并膀胱结石,且结石会随着梗阻加重而增大,最大可达乒乓球大小。他们常出现排尿中断(改变体位后又能继续排尿),这是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
反复尿路感染患者结石风险翻倍。女性因生理结构特殊,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反复感染会改变尿液酸碱度,促使磷酸镁铵结石形成。这类患者的结石常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约 40% 的人会出现尿液浑浊、有异味,却将症状单纯归为 “炎症”,忽视了结石的存在。数据显示,尿路感染超过 3 次 / 年的女性,膀胱结石发生率是常人的 2 倍。
高温作业者的结石隐患不容忽视。厨师、环卫工人等长期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群,出汗量大若补水不足,尿液会高度浓缩,结石形成风险增加。研究表明,高温作业者肾结石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 1.8 倍,且夏季发病率比冬季高 60%。他们的症状多表现为腰部突发绞痛,常被误认为 “中暑”,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肾积水。
结石的症状具有渐进性:肾结石早期多为腰部隐痛或酸胀,结石移动时会引发剧烈绞痛(俗称 “肾绞痛”),伴有恶心呕吐;膀胱结石则以排尿中断、尿频、血尿为主要表现,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发热。若结石堵塞尿路超过 24 小时,可能导致肾积水,长期不处理会损伤肾功能,甚至引发肾衰竭。
扬州华东慧康医院提醒,高发人群若出现上述症状超过 1 周,应及时做泌尿系超声检查。直径小于 0.6 厘米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药物排石;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内镜手术治疗。早期干预能将肾功能损伤风险降低 80%,千万别因 “偶尔疼痛” 而拖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