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鹏是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投身中医药事业已逾40载,擅长治疗手脚无力、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病症。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瘫的发生多与正气不足、风寒侵袭面部经络有关。现代人长期熬夜、贪凉、情绪压力大,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面部肌肉失养,稍有不慎就容易"中招"。其实,预防面瘫不用刻意吃药,把日常细节做到位,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一、避风寒
面部经络像一张网,风寒一吹就容易抽筋。预防面瘫,刘泉鹏主任建议首先要护住这三个风口:
·晨起别急着开窗:清晨阳气初升,面部毛孔张开,此时直接吹冷风,风寒邪气最易钻进阳明经(主管面部肌肉)。建议起床后先穿好外套,等室内温度回升再开窗。
·骑车戴薄围巾:夏天骑电动车时,别为了凉快就裸露脖子和脸颊。可用薄棉纱巾围住颈部和下颌,既能挡风又不闷热。
·空调别直吹脸:办公室空调温度别低于26℃,出风口调整到上方或侧方。如果必须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每隔1小时用双手搓热后敷脸3分钟,促进局部气血循环。
二、调气血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通畅才能滋养面部。刘泉鹏主任建议这三个日常小动作,坚持做效果看得见:
·晨起叩齿吞津:每天早起后,上下牙齿轻叩36次,待口中津液增多后分3口慢慢咽下。这个动作能激发阳明经气血,滋润面部肌肉。
·午间按揉四白:中午11点-1点(心经当令时),用食指指腹按揉眼眶下凹陷处的四白穴(眼保健操第二节的位置),每侧按揉2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这个穴位是阳明经的"加油站",常按能增强面部肌肉力量。
·睡前梳头通络:用木梳从额头发际线开始,沿头顶向后梳至后颈部,重复50次。头部是诸阳之会,梳头能疏通膀胱经和胆经,让气血更好地上达面部。
三、养习惯
·戒掉侧睡压脸:长期单侧侧睡会压迫面部神经和血管,导致局部气血瘀滞。刘泉鹏主任建议仰卧或交替侧睡,并在脸颊下垫个薄毛巾减少压迫。
·避免冷水洗脸:尤其是运动后或出汗时,面部毛孔张开,突然用冷水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面肌痉挛"。洗脸水温应与体温相近(36-38℃),洗完及时擦干。
·少熬夜伤肝血:晚上11点前入睡,肝血得到滋养才能上荣于面。刘泉鹏主任建议如果必须熬夜,第二天用5克菊花+3克枸杞泡水喝,帮助清肝明目、缓解面部紧张。
四、强体质
·每周吃两次黄芪粥:取黄芪15克(药店有售)煎水30分钟,滤渣后用汤汁煮大米粥。黄芪能补益肺脾之气,增强体表卫气,连续喝2-3周能明显感觉面部抗风能力增强。
·每天练习"鼓腮吹气":闭紧嘴唇,用力鼓起两腮保持5秒,然后用力吹气让脸颊凹陷,重复10次。这个动作能锻炼面部肌肉,增强神经调节能力,刘泉鹏主任建议尤其适合长期对着电脑的上班族。
刘泉鹏主任特别提醒:如果突然出现一侧面部麻木、眼睛闭合不全、嘴角歪斜等症状,立即用热毛巾敷脸(温度40℃左右),同时尽快就医。早期干预是防止后遗症的关键!
刘泉鹏主任建议预防面瘫就像给面部"上保险",关键在于日常的细心呵护。记住:正气足则百病消,把这些小习惯融入生活,你的脸自然会"笑对寒风"!